Magico
Magico
《影音》Magico喇叭製作過程
Magico工廠位於舊金山三番市,工廠雇用大量傑出優秀的技師、工程師,讓Magico把架構在設計圖上的想法具體的完成,無須外包給第三方就能自行製作出成品。在工廠的組裝區,毎名員工的工作區域都通過驗算,以最簡便輕易的方式排列,更能夠提昇效率和強化品質的控管,毎對喇叭都經過先進的電腦繪圖製作模型,然後再接受精準的即時演算和最適當的CAD聲音模擬器演練。持續追求精確、創新與最高品質是Magico一貫的理念。
音箱設計:
早在1994年起Alon自行設計生產出第一對喇叭,當時就採用了全鋁製材質並獲得大眾的好評。經過了多年的實驗研究後發現,鋁合金材質的箱體制震能力最好,箱體震動最少,聲音最乾淨,幾乎沒有渲染。但為什麼他牌的鋁製喇叭無法達到Magico同樣的效果?原因在於Magico的鋁合金箱體內部採用半吋厚的鋁框架層層疊疊支撐強固,所以箱體不僅夠強固,還擁有很好的阻尼特性,可以把音染降到最低。
你絕對無法在Magico Q系列的面板上看到任何螺絲,因為Alon認為不管螺絲鎖的多緊,終究是會變鬆,如此一來單體在運行時就會產生震動。所以Magico在骨架外先加上內層板子而螺絲正是鎖在內板上,外面再套上外殼,這樣喇叭單體就變成內嵌式的。
而通常一支喇叭就需要用到CNC車床磨出來的100個以上的航太等級鋁框架,而一個側面就高達上百個以上的螺絲孔,並使用超過350個不同的螺帽鎖緊。根據統計數據,平均一對喇叭就需要一位工作人員一個多禮拜的時間來組裝,毎一個螺絲點都是固定在實驗探測到的共鳴點,也就是說這些螺絲不僅固定喇叭的骨架,同時可以消除喇叭在播放時產生的共鳴。
單體及分音設計:
Magico是少數會自行生產單體的High-End揚聲器製造商,這讓他們在單體與音箱的搭配組合上更能掌控各種數據,還能預防其他揚聲器製造商可能會發生的問題。Magico的單體採用奈米碳管製成的三明治振膜,內部夾的是Rohacell發泡材質,優點是材質堅固、重量輕、並且有很好的阻尼特性,即使一個成年人踩上錐盆也不會壓扁它,由此可見材質的結實堅固程度。
Magico的分音器設計也絲毫不馬虎。稱之為ESXO (Elliptical Symmetry Crossover) 的陡峭濾波網路,透過原廠的圖示中看的出毎音路之間的頻率重疊範圍非常的窄,而分音器裡的電容器更是採用德國Mundorf生產的MCap、MCap-Supreme、Silver、Gold以及油質電容等頂級材料,電阻更是使用Bulk Metal Foil電阻。此電阻比起金屬薄膜電阻、金屬厚膜電阻或繞線電阻還要好,是一般電阻的50倍反應速度並且溫度穩定,完全提升了分音器的承受力。
目前使用的MBe-1是Magico的MR-1單體系統加上最新的鈹振膜技術而成的。取得的結果就是比起市面上其他的高音單體不但音質更細膩生動、更低的失真,而且能更精確地掌控功率。
品質的保證:
Magico的毎對喇叭都是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的工廠設計製作的,材質的鋁金屬也是在美國國內購買的。為了確保毎對喇叭的品質,在透過CNC車床製做出骨架及外殼後,採用流水式人工組裝。這一切完全不通過外包工廠。 Magico從1994年創立起就偏向以鋁合金為主要材料,成功的表現出落地喇叭的三個重要特質:厚實、重量和避震效果。
. .
全新的聲音標竿: Magico M6 旗艦喇叭試聽與原廠採訪
這是一篇極為特別的試聽報告,因為試聽的地方不是在 MY-HiEND、不是在代理商或是經銷商,而是在 Magico 位於加州海沃德(Hayward)的總部,所有 Magico 的喇叭都在此完成生產、除了工廠外,這裡還有一 間設計良好的音響室及多間辦公室,從 2004 年成立以來,頂尖的設計與傑出的聲音表現讓 Magico 公司發展 的非常快速,目前在這有 35 位全職的員工,訪問期間每個員工都非常忙碌,畢竟要滿足全球 30 多個國家的 訂單,而每對喇叭的生產工序都需相當長的時間,只能說請大家耐心的等待。 從舊金山機場出來到 Magico 總部約 30 分鐘車程,主要需經過 SAN MATEO – HAYWARD 橫跨舊金山灣的 大橋。海沃德(Hayward)這裡看起來有不少工廠,但完全沒有一絲工廠污染的感覺,相反地空氣非常好,就連 噪音也幾乎感受不到,美國對於環保是相當重視的。
左邊為本次負責跟我介紹 Magico 工廠的營運副總裁 Mr. Dave Shackleton,加入 Magico 已經快十年了,非 常資深,對 Magcio 自然是相當瞭解,右邊則是在各個展覽與發表會常可以見到面的,國際市場銷售副總裁 Mr. Peter Mackay。
為了保密,這個新的工廠是禁止拍照的,不過在溝通之後,廠方願意就零件部份進行給我拍照特寫,大家還是 有眼福的。我們都知道 Magico 以全鋁本體出名,就我看到的,工廠內至少有兩台以上大型先進的 CNC 機 台,這區也到處可見滿滿整塊的航鈦鋁材,這是 M6 喇叭的上蓋,整塊鋁經過加工而成,可看到這樣的加工方 式消耗了 70%左右的材料,但也只有這種方式才能保留完美的結構,成本相當高昂。
M6 的分音器,所使用的元件相當 高檔,採用自家專利的”Elliptical Symmetry Crossover topology”線路架構,追求最大 的頻寬、相位線性與最小的失真, 所有個別的單體與最後組成後,都 使 用 Magico 最新”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imulation testing equipment”進行聲學、 機械、電磁與升溫情形測試
M6 採用全新開發的單體,高音為 一顆 28mm 鑽石鍍膜的鈹高音 (diamond-coated beryllium diaphragm),使用自家開發的”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ing tools”比限量版 MProject 的效能更為提升,且雖然 單體更大了,但重量卻沒增加。
全新的 6″中音單體,使用最高等級的石墨烯(Graphene)所 製成的音盆,比之前更輕 30% ,但強度增加為 300%。左 方為新的單體,右方為前一代
使用強大且穩定的釹(neodymium)磁鐵系統,鈦合金 (titanium)的音圈,運用最新的 3D 雷射掃描技術,讓單體 的頻率響應最佳化。其在 120dB (at one meter)的聲壓運 作下幾乎失真。
2014 的 M-Project 限量版首次在喇叭的兩側使用碳纖維,M6 主要內部本體六個面全部為一體成型,厚度 1/2″的碳纖維(six-sided, monocoque enclosure sculpted of carbon fiber),這樣的材料與結構設計讓整體 的強度重量比係數為 60,減少 50%的整體重量與縮小了 30%的體積就能有同樣的聲壓效果。整個箱體的內部 與外部都是曲線設計(aerodynamic shape),可將內部的駐波與外部的繞射降到最低。 M6 最後組裝的階段。除了兩側外,4 面都安裝上鋁板,並且沿續著弧型設計,沒有任何直角,前面板共有兩 層,裡層為固定單體之用,外層透過共 10 隻的鋁柱將箱體鎖定結合。生產一對 M6 至少要花上一周的時間。
從未感受過的金屬真實感 這個音響室非常非常非常的安靜,在這裡您聽不到任何的雜音,Alon 首先播放 ECM 出品的”Marilyn Mazur – Elixir”中第 2 軌的 Pathway,Marilyn Mazur 出身紐約,六歲就居住於丹麥,主要為敲擊樂手 (percussionist, drummer),鋼琴家與作曲家。 曲目一開始的鼓聲出來就讓人感受到一種非常特別的氣氛與空 間感,可以感受到這個空間的聲學處理極好,整個空間的殘響自然、音場完整,讓我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 M6 的聲音表現,M6 的低頻居然也能如此有質感,並且還有細節殘響的延伸,M6 果然又將喇叭的工藝帶到全新 的境界,更讓我詫異的是那金屬敲擊的真實感就像有人在現場敲擊一樣是如此般的真實,我甚至可以很輕鬆清 楚的指出敲擊確切的位置,定位非常精準 ! 精緻、細緻、透明傳真有如現場 聆聽加拿大爵士女歌手”Holly Cole – Night”,第 10 軌 If You Go Away,從這首曲木 Alon 將 M6 調整的 非常到位,可以說是非常精準,Aaron Davis 鋼琴的質感通透無隔閡,系統的透明度讓人有如置身於錄音現 場,Holly Cole 的聲音渾厚具有磁性,韻味魅力十足,David Piltch 的 Double Bass 的撥弦力度與細節栩栩如 生,三人多年來的默契演出早已是渾然天成。我發現音場規模的大小 Alon 也控制調整的很恰好,各個樂手與 人聲的相對比例非常清楚,M6 徹底的將唱片錄音的訊號完美的還原再生了出來,如此傳真、傳神。 沉醉在迷人的演出中 Alon 選曲的功力真是沒話說,播放兩曲已看我如此陶醉,接著又播放”Avishai Cohen / Duende (with Nitai Hershkovits)”第 3 軌的 Four Verses / Continuation,Avishai Cohen 是以色列貝斯手,這張專輯是與鋼琴 手 Nitai Hershkovits 二重奏的形式演出,我想 Alon 刻意讓我體會到 M6 的純淨之聲,兩種樂器好優美,彼 此的”對話”有夠精彩,讓人忘了眼前的音響,完全沉醉在如此美妙的演奏中,誰說音響性與音樂性兩者無法 兼得?
最好的音樂廳位置 接著 Alon 帶我到音樂廳的現場,播放 Charles Dutoit 指揮蒙特利爾交響樂團(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演出蕭士塔高維奇第 15 號交響曲(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15),第一樂章:小快板 (Allegretto),我彷彿坐在了音樂廳中前面最好的位置,樂團中無論是微小的細節、強弱動態的對比, M6 都 輕鬆的呈現整個樂團,都讓我聽的如癡如醉,一開始的長笛、巴松管逐漸帶出各個樂器的主題加入,絃樂、敲 擊樂的不斷發展,再回到開始與尾段的銅管樂齊奏,真是太過癮了,這就是頂極音響的存在意義之一,帶我們 回到無法參與的當時演出現場。 正確的音色呈現能力 什麼是音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到兩個人在說話,雖然聲音大小一樣,但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辨識出兩個人 聲音的不同,那就是音色不同。音響系統中,音色的辨別能力是很好用來判斷系統好壞的指標,你越是能容易 的聽出各個樂器的聲音特質,代表這套系統的還原能力越好,更嚴格的考驗例如同一張專輯有 4 把特色不同的 Double Bass 演出,若你的系統可以很容易的聽出 4 把 Double Bass 的差別,代表系統音色的辨別力越好。 Alon 最後播放英國搖滾樂團”Dire Straits – On Every Street”,第 8 軌的 Iron Hand,這首曲目雖然沒有 很複雜的樂器、但你可以很強烈感受到主唱 Mark Knopfler 磁性、深情成熟魅力的歌聲,搭配出神如化的吉它 伴奏,錄音刻意加大了人聲的比例,大鼓打下的張力、低頻尾韻的延伸!
對極致 High End 音響的重新定義 這次聆聽 Magico M6 讓我對 High End 音響的再生能力與存在意義有了重新的認知體會,有太多精彩的演出 我們並沒有辦法參加,錄音將音樂保存了下來,音響重播了錄音,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錄音與音響產品也不 斷的在提升,不可否認的 High End 音響因為是小眾市場,小規模的生產造就了近年來不斷飛漲的售價,然而 如果您跟我一樣聽過 Magico M6 所能帶來的聲音,就能瞭解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努力不懈的在這領域中堅持 著,如果一套音響可以讓我們有身歷情境的感受,那是無價的,Magico M6 絕對就是有這樣實力的一對喇 叭!
喇叭品牌Magico名字取得真 好,他們在市場竄起的速度 與累積的名聲真的猶如變魔 術一般,不知羨煞多少同業。筆者採 訪過Magico的老闆Alon Wolf,我相信 他肯定不認為自己的成功有任何的僥 倖,因為他的字典裡沒有「妥協」這 兩個字,Magico製作喇叭所耗費的成 本原超乎你我想像。 在一家實力這麼強的公司工作果然 不同,這次受訪的Magico全球銷售副 總裁Peter給我的感覺跟Alon很像,神 情與言談都充滿著無比自信,講起自 家的喇叭總是眉飛色舞。Magico真的 是Hi End音響界的異數,當大家都在喊 不景氣的時候,他們為了消化訂單, 在美國Hayward成立了超過600坪的工 廠,如果你曾經看過本刊介紹,就知 道Magico大概除了不生產原料與電子 元件外,所有一切都自己製造的完全 一條龍工廠。據Peter表示,即便線再 有了更大、設備更新的工廠,目的只 是為了有更大的生產量,但絕對不會 為了市場而加快生產腳步,一款喇叭 含塗裝到最後出廠,平均至少耗費7至 8週,簡直就像下單高級義大利家具或 超跑,經銷商沒現貨就是要等。 正所謂同類相吸,像Magico這麼瘋 狂產品吸引的就是很狂熱的音響迷, Peter告訴筆者,Magico除了在美國本 地有很好的銷售成績外,亞洲市場包 括台灣的爆發力也很驚人,這次來台 參展,也強烈感受到台灣音響迷的熱 情。另外這次Peter來台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要向台灣的音響迷介紹S系列的 兩個新成員S1 MKⅡ與S5 MKⅡ。這 兩款產品雖然被定位在最入門的S系 列之中,但是從任何環節看起來,都 是站在旗艦級喇叭的思考。就以單體 來看,高音就用上了鑽石塗層的鈹合 金單體,中音用上了比前一代S1更輕 20 %,強度多3倍的石墨烯振膜單體。 S5 MKⅡ也同樣採用了這兩個形式的單 體。除了單體的大躍進外,箱體強度 也是Magico一貫特色,依舊採用航太 級的鋁合金一體鑄模製成,箱內沒有 阻尼物質。在Alon的觀念裡,箱音是 不被允許的。 對於箱體設計,Peter表示Alon認為 最佳的設計就是沒箱體,自家最旗艦 的Ultimate喇叭就是一例,號角設計只 用於單體擴散,除了低音外,並沒有 箱體結構。只不過號角要達到全面的 頻寬,尺寸自然是一般居家空間無法 負荷。因此一般能夠負荷的喇叭,也 必須採箱體式設計。只要研究Magico 喇叭,就知道越高級的型號,箱體製 作與成本就越誇張,目的就是讓聲音 還原箱體存在。 在訪問的尾聲Peter也提到這次來台 參展前,原廠也正式推出另一款高階 喇叭M3,很可惜還還來不及來台灣露 面,正式的展出露面可能要到明年的 CES大展了。雖然還無法見到M3,原 廠官網已經公佈了相當詳細的技術資 訊與高解析圖片,單體、箱體、分音 器這喇叭三大元素的用料與作工依舊 十分驚人,也可以看到運用在M Project 身上的超獨特的箱中箱設計(S5 MKⅡ 也有)。Magico就是這麼硬派,他 們不看市場景氣,只想把事情做到最 好。(文|李建樺)
全新的聲音標竿: Magico M6 旗艦喇叭試聽與原廠採訪
這是一篇極為特別的試聽報告,因為試聽的地方不是在 MY-HiEND、不是在代理商或是經銷商,而是在 Magico 位於加州海沃德(Hayward)的總部,所有 Magico 的喇叭都在此完成生產、除了工廠外,這裡還有一 間設計良好的音響室及多間辦公室,從 2004 年成立以來,頂尖的設計與傑出的聲音表現讓 Magico 公司發展 的非常快速,目前在這有 35 位全職的員工,訪問期間每個員工都非常忙碌,畢竟要滿足全球 30 多個國家的 訂單,而每對喇叭的生產工序都需相當長的時間,只能說請大家耐心的等待。 從舊金山機場出來到 Magico 總部約 30 分鐘車程,主要需經過 SAN MATEO – HAYWARD 橫跨舊金山灣的 大橋。海沃德(Hayward)這裡看起來有不少工廠,但完全沒有一絲工廠污染的感覺,相反地空氣非常好,就連 噪音也幾乎感受不到,美國對於環保是相當重視的。
左邊為本次負責跟我介紹 Magico 工廠的營運副總裁 Mr. Dave Shackleton,加入 Magico 已經快十年了,非 常資深,對 Magcio 自然是相當瞭解,右邊則是在各個展覽與發表會常可以見到面的,國際市場銷售副總裁 Mr. Peter Mackay。
為了保密,這個新的工廠是禁止拍照的,不過在溝通之後,廠方願意就零件部份進行給我拍照特寫,大家還是 有眼福的。我們都知道 Magico 以全鋁本體出名,就我看到的,工廠內至少有兩台以上大型先進的 CNC 機 台,這區也到處可見滿滿整塊的航鈦鋁材,這是 M6 喇叭的上蓋,整塊鋁經過加工而成,可看到這樣的加工方 式消耗了 70%左右的材料,但也只有這種方式才能保留完美的結構,成本相當高昂。
M6 的分音器,所使用的元件相當 高檔,採用自家專利的”Elliptical Symmetry Crossover topology”線路架構,追求最大 的頻寬、相位線性與最小的失真, 所有個別的單體與最後組成後,都 使 用 Magico 最新”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imulation testing equipment”進行聲學、 機械、電磁與升溫情形測試
M6 採用全新開發的單體,高音為 一顆 28mm 鑽石鍍膜的鈹高音 (diamond-coated beryllium diaphragm),使用自家開發的”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ing tools”比限量版 MProject 的效能更為提升,且雖然 單體更大了,但重量卻沒增加。
全新的 6″中音單體,使用最高等級的石墨烯(Graphene)所 製成的音盆,比之前更輕 30% ,但強度增加為 300%。左 方為新的單體,右方為前一代
使用強大且穩定的釹(neodymium)磁鐵系統,鈦合金 (titanium)的音圈,運用最新的 3D 雷射掃描技術,讓單體 的頻率響應最佳化。其在 120dB (at one meter)的聲壓運 作下幾乎失真。
2014 的 M-Project 限量版首次在喇叭的兩側使用碳纖維,M6 主要內部本體六個面全部為一體成型,厚度 1/2″的碳纖維(six-sided, monocoque enclosure sculpted of carbon fiber),這樣的材料與結構設計讓整體 的強度重量比係數為 60,減少 50%的整體重量與縮小了 30%的體積就能有同樣的聲壓效果。整個箱體的內部 與外部都是曲線設計(aerodynamic shape),可將內部的駐波與外部的繞射降到最低。 M6 最後組裝的階段。除了兩側外,4 面都安裝上鋁板,並且沿續著弧型設計,沒有任何直角,前面板共有兩 層,裡層為固定單體之用,外層透過共 10 隻的鋁柱將箱體鎖定結合。生產一對 M6 至少要花上一周的時間。
從未感受過的金屬真實感 這個音響室非常非常非常的安靜,在這裡您聽不到任何的雜音,Alon 首先播放 ECM 出品的”Marilyn Mazur – Elixir”中第 2 軌的 Pathway,Marilyn Mazur 出身紐約,六歲就居住於丹麥,主要為敲擊樂手 (percussionist, drummer),鋼琴家與作曲家。 曲目一開始的鼓聲出來就讓人感受到一種非常特別的氣氛與空 間感,可以感受到這個空間的聲學處理極好,整個空間的殘響自然、音場完整,讓我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 M6 的聲音表現,M6 的低頻居然也能如此有質感,並且還有細節殘響的延伸,M6 果然又將喇叭的工藝帶到全新 的境界,更讓我詫異的是那金屬敲擊的真實感就像有人在現場敲擊一樣是如此般的真實,我甚至可以很輕鬆清 楚的指出敲擊確切的位置,定位非常精準 ! 精緻、細緻、透明傳真有如現場 聆聽加拿大爵士女歌手”Holly Cole – Night”,第 10 軌 If You Go Away,從這首曲木 Alon 將 M6 調整的 非常到位,可以說是非常精準,Aaron Davis 鋼琴的質感通透無隔閡,系統的透明度讓人有如置身於錄音現 場,Holly Cole 的聲音渾厚具有磁性,韻味魅力十足,David Piltch 的 Double Bass 的撥弦力度與細節栩栩如 生,三人多年來的默契演出早已是渾然天成。我發現音場規模的大小 Alon 也控制調整的很恰好,各個樂手與 人聲的相對比例非常清楚,M6 徹底的將唱片錄音的訊號完美的還原再生了出來,如此傳真、傳神。 沉醉在迷人的演出中 Alon 選曲的功力真是沒話說,播放兩曲已看我如此陶醉,接著又播放”Avishai Cohen / Duende (with Nitai Hershkovits)”第 3 軌的 Four Verses / Continuation,Avishai Cohen 是以色列貝斯手,這張專輯是與鋼琴 手 Nitai Hershkovits 二重奏的形式演出,我想 Alon 刻意讓我體會到 M6 的純淨之聲,兩種樂器好優美,彼 此的”對話”有夠精彩,讓人忘了眼前的音響,完全沉醉在如此美妙的演奏中,誰說音響性與音樂性兩者無法 兼得?
最好的音樂廳位置 接著 Alon 帶我到音樂廳的現場,播放 Charles Dutoit 指揮蒙特利爾交響樂團(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演出蕭士塔高維奇第 15 號交響曲(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15),第一樂章:小快板 (Allegretto),我彷彿坐在了音樂廳中前面最好的位置,樂團中無論是微小的細節、強弱動態的對比, M6 都 輕鬆的呈現整個樂團,都讓我聽的如癡如醉,一開始的長笛、巴松管逐漸帶出各個樂器的主題加入,絃樂、敲 擊樂的不斷發展,再回到開始與尾段的銅管樂齊奏,真是太過癮了,這就是頂極音響的存在意義之一,帶我們 回到無法參與的當時演出現場。 正確的音色呈現能力 什麼是音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到兩個人在說話,雖然聲音大小一樣,但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辨識出兩個人 聲音的不同,那就是音色不同。音響系統中,音色的辨別能力是很好用來判斷系統好壞的指標,你越是能容易 的聽出各個樂器的聲音特質,代表這套系統的還原能力越好,更嚴格的考驗例如同一張專輯有 4 把特色不同的 Double Bass 演出,若你的系統可以很容易的聽出 4 把 Double Bass 的差別,代表系統音色的辨別力越好。 Alon 最後播放英國搖滾樂團”Dire Straits – On Every Street”,第 8 軌的 Iron Hand,這首曲目雖然沒有 很複雜的樂器、但你可以很強烈感受到主唱 Mark Knopfler 磁性、深情成熟魅力的歌聲,搭配出神如化的吉它 伴奏,錄音刻意加大了人聲的比例,大鼓打下的張力、低頻尾韻的延伸!
對極致 High End 音響的重新定義 這次聆聽 Magico M6 讓我對 High End 音響的再生能力與存在意義有了重新的認知體會,有太多精彩的演出 我們並沒有辦法參加,錄音將音樂保存了下來,音響重播了錄音,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錄音與音響產品也不 斷的在提升,不可否認的 High End 音響因為是小眾市場,小規模的生產造就了近年來不斷飛漲的售價,然而 如果您跟我一樣聽過 Magico M6 所能帶來的聲音,就能瞭解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努力不懈的在這領域中堅持 著,如果一套音響可以讓我們有身歷情境的感受,那是無價的,Magico M6 絕對就是有這樣實力的一對喇 叭!
喇叭品牌Magico名字取得真 好,他們在市場竄起的速度 與累積的名聲真的猶如變魔 術一般,不知羨煞多少同業。筆者採 訪過Magico的老闆Alon Wolf,我相信 他肯定不認為自己的成功有任何的僥 倖,因為他的字典裡沒有「妥協」這 兩個字,Magico製作喇叭所耗費的成 本原超乎你我想像。 在一家實力這麼強的公司工作果然 不同,這次受訪的Magico全球銷售副 總裁Peter給我的感覺跟Alon很像,神 情與言談都充滿著無比自信,講起自 家的喇叭總是眉飛色舞。Magico真的 是Hi End音響界的異數,當大家都在喊 不景氣的時候,他們為了消化訂單, 在美國Hayward成立了超過600坪的工 廠,如果你曾經看過本刊介紹,就知 道Magico大概除了不生產原料與電子 元件外,所有一切都自己製造的完全 一條龍工廠。據Peter表示,即便線再 有了更大、設備更新的工廠,目的只 是為了有更大的生產量,但絕對不會 為了市場而加快生產腳步,一款喇叭 含塗裝到最後出廠,平均至少耗費7至 8週,簡直就像下單高級義大利家具或 超跑,經銷商沒現貨就是要等。 正所謂同類相吸,像Magico這麼瘋 狂產品吸引的就是很狂熱的音響迷, Peter告訴筆者,Magico除了在美國本 地有很好的銷售成績外,亞洲市場包 括台灣的爆發力也很驚人,這次來台 參展,也強烈感受到台灣音響迷的熱 情。另外這次Peter來台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要向台灣的音響迷介紹S系列的 兩個新成員S1 MKⅡ與S5 MKⅡ。這 兩款產品雖然被定位在最入門的S系 列之中,但是從任何環節看起來,都 是站在旗艦級喇叭的思考。就以單體 來看,高音就用上了鑽石塗層的鈹合 金單體,中音用上了比前一代S1更輕 20 %,強度多3倍的石墨烯振膜單體。 S5 MKⅡ也同樣採用了這兩個形式的單 體。除了單體的大躍進外,箱體強度 也是Magico一貫特色,依舊採用航太 級的鋁合金一體鑄模製成,箱內沒有 阻尼物質。在Alon的觀念裡,箱音是 不被允許的。 對於箱體設計,Peter表示Alon認為 最佳的設計就是沒箱體,自家最旗艦 的Ultimate喇叭就是一例,號角設計只 用於單體擴散,除了低音外,並沒有 箱體結構。只不過號角要達到全面的 頻寬,尺寸自然是一般居家空間無法 負荷。因此一般能夠負荷的喇叭,也 必須採箱體式設計。只要研究Magico 喇叭,就知道越高級的型號,箱體製 作與成本就越誇張,目的就是讓聲音 還原箱體存在。 在訪問的尾聲Peter也提到這次來台 參展前,原廠也正式推出另一款高階 喇叭M3,很可惜還還來不及來台灣露 面,正式的展出露面可能要到明年的 CES大展了。雖然還無法見到M3,原 廠官網已經公佈了相當詳細的技術資 訊與高解析圖片,單體、箱體、分音 器這喇叭三大元素的用料與作工依舊 十分驚人,也可以看到運用在M Project 身上的超獨特的箱中箱設計(S5 MKⅡ 也有)。Magico就是這麼硬派,他 們不看市場景氣,只想把事情做到最 好。(文|李建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