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lder Amplifiers
Boulder可能是音響界中非常少數在自家廠裡完成所有工作的音響廠家,除了陽極處理送到別家廠 處理之外。就目前我所瞭解,一般Hi End擴大機廠大多是自己設計線路,委外製造線路板與機箱, 廠裡只負責組裝與最終測試,這樣的做法成本可以降到最低,所以幾乎大部分廠家都是循此模式運 作。然而,Boulder卻不是如此,除了印刷電路板需要外購之外,他們從零件插銲機、焊錫爐、機 箱金工、組裝、測試等全部都在自己工廠內完成。後來更全面改為SMD表面黏著元件。這種元件 需要完全不同的插件與上錫膏機器設備,檢驗儀器也不同,但是Boulder卻寧願花大錢添購設備, 堅持一切都在自家廠內完成。光是這份決心,就讓人對他家產品產生強烈信心。
Boulder是Jeff Nelson在1984年創立的,在未創立Boulder之前,他在加州廣播工業 工作,研發出廣播界使用的Tomcat,打響自己的名號,慢慢跨足電影製作、錄音室設備等工作。 1984年,他創業推出第一部專業用立體後級500,接著是500AE(音響迷家用),500系列台灣當 年也曾經進口過,不過外觀跟現在的Boulder完全不同,可說是其貌不揚的專業器材。 Boulder的擴大機外觀大轉變其實是在推出2000系列時,這種以鋁塊削切出來的雄偉厚重漂亮箱體 震驚音響界,為Boulder奠定屹立不搖的基礎迄今。不過2000系列剛推出時,箱體還是委外製造,
到了1998年Boulder將工廠遷到現址,自己才買入Haas CNC機器,從此機箱改為廠內製造。2000 系列之後是1999年推出的1000系列,繼之是2005年推出的800系列,頂級的3000系列是在2011 年推出的。2013年則推出2100系列。 模組化增益線路 Boulder的前後與後級,內部都使用模組化增益級設計,早期的模組以穿孔元件製成,推出2100系 列之後,模組改以SMD製成。其實這些增益模組並非Jeff Nelson所研發,而是他的朋友Deane Jensen,他是變壓器的專家,當時設計出990增益模組,這個模組是分砌式的運算放大器,內中包 括69個元件,每個元件都用手焊完成,效果超越以前的同類產品,主要好處就是可以讓電路設計 者妥善運用負回授來降低失真。Jeff Nelson發現這個990模組性能優異,就把它用在500系列身 上,日後這個990增益模組進化為993(內部92個元件)、983(SMD元件),99H(SMD)以及 99H2(SMD)。增益模組內採用平衡架構,包括輸入緩衝級與電壓增益級,提供極高迴轉率、超 寬頻寬、大電流、超低輸入阻抗、超低失真等特性,是擴大機中非常重要的元件。
廠訪丨以精挑細琢之名來打造,走訪美國Boulder(普達)Amplifiers廠家
作者 Fi-Play 在 2018年3月9日
就在去年10月份的美國洛基山音響展(RockyMountain Audio Fest)期間,筆者在美國本土走訪了幾家重要且有著代表性的音響廠商,其中之一便是Boulder Amplifiers。說到美國本土的音響廠家,雖說不多,但是在美國本土濃厚荷裡活文化底子下,帶個人享樂性質的定制安裝和私人影院方面則有著更龐大的市場。大家從Cedia跟CES和RMAF比較,便能一目了然了,但不管怎樣,美國的Hi-End級的Hi-Fi廠商還是不少的,在世界級一流大品牌中就有不少品牌已經躋身名列。說到美國拿手的Hi-End器材,首先會想到放大器,這跟美國的“肌肉文化”很接近,從某些方面自然也讓不少朋友烙下“粗大壯”和“高能耗”的印象。事實上,這只是以偏概全的觀念!
位於美國科羅拉多Boulder Louisville的Boulder Amplifiers
本次走訪的Boulder Amplifiers,其以放大器設計起家,從早期的高性價比產品設計研發製作,到現在外觀如前衛的外太空打造之物,已經清晰地給國內不少參展觀摩過Boulder的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什麼說他如“天外來客”呢?例如大家都熟悉的3000系列後級放大器,整個箱體外殼,基本就如同一塊金屬車制而成,因為你找不到一顆螺絲釘啊,每一個棱角位置都是一氣呵成,CNC的生產工藝已經超出了很多行業朋友的想像,紛紛感歎:“這不是在地球生產的!”
進門位置就擺著一台3050後級放大器
面對這種生產工藝,在行業內確實很超前,相信當中也有很多秘密,因此本次筆者有幸與連陞音響負責人余先生一同探秘大開眼界,當中的所見所聞下面也與大家進行分享。
那些人那些事
在出發之前,筆者已經查閱過不少資料,也認真做了相關的功課,對Boulder再度深入瞭解。其實早前Boulder就是以專供專業領域的廠家,同時品牌的靈魂人物Jeff Nelson也早已大名遠播。筆者從多年香港音展與他的接觸發現,Jeff不但精通電子和線路設計,同時Jeff對產品外觀和生產工藝有著極高的要求。這種高要求的表現也造就了今天成功的口碑和出色的產品體驗。在早前的採訪中,筆者瞭解到Jeff早前就並非從事民用設計和生產,今天眾多複雜的電路設計都是自己自學而成,且早年參與錄音室產品的設計開發。Jeff在70年代就已經擁有自己的錄音室,同時也為其他錄音室設計和生產高質素的調音台,其中一款就是當年美國Pacific Recorders生產的非常著名的卡式帶答錄機Tomcat,並且廣泛被全球多個廣播電臺和錄音室採用,成功的產品也帶來了出色的銷量。
Boulder總裁Jeff Nelson先生
在1984年,Jeff在美國Boulder Superior創辦了Boulder Amplifiers,首款產品為500後級放大器,由於產品設計嚴謹和有著極高的專業水準,因此廣受專業和民用市場的歡迎。隨後日子,Jeff開始逐漸專注民用市場的領域。
如果你首次跟Jeff聊天,可能會發現它比較孤傲和固執,時不時會來點小脾氣,但當他放開後,你會發現Jeff對放大器設計是抱有很多的想法,同時依然對設計保持著非常嚴肅的態度。同時他曾表示他很少關注業界的同品類競爭對手產品,也不知道他們的聲音表現如何,但他卻堅持把眾多心思花到自己產品的設計之上,以自己的高要求為對手。也自然不奇怪為什麼每一次新品推出都能讓人產生不少的驚喜。從專業發展到民用,再從民用高性價比機型向高端Hi-End級產品進發,都見證了Boulder的成功軌跡。
一、工廠裝配車間
經過對品牌故事的瞭解後,準備步入正題。到達廠區位於Boulder Louisville,Jeff表示廠區原本在Superior,現在搬遷於此也因為業務迅速崛起有關,因為現在這裡面積已經達到了10000平方尺,約為900平方米,也是在上年2016年才正式落成使用,所以很多地方看上去都十分之新。
工廠之中十分寬敞,工作臺和零部件都整整齊齊地放置到每一個位置
再來一個角度,以證明車間十分寬敞
線路板和功放管,這些按照廠家的說法,必須要做到最好的配對才正式安裝
大型的環形變壓器,為後級充足的供電做好保障
進入大門後,我們發現廠房面積十分之大,當中除了眾多車間外,辦公室也有不少,基本每位員工都可以進行自己獨立的房間辦公,同時在廠區內還看到了飯堂。
變壓器測試好後,裝載在一個防遮罩的金屬盒子,變壓器安裝妥當後,接著灌注環氧樹脂,已達到消除諧振等不利影響
不只是大型變壓器要封裝,連小型變壓器也是不放過的
現場灌注環氧樹脂完畢的3000系列採用的變壓器
這是一台專門製作的工作操作推車,可以牢牢鎖住160公斤的3050進行翻滾裝配
經過Jeff引導,我們來到了生產車間,首先看到車間十分寬敞,操作臺和裝放零部件的架子上都是井井有條的,所有流程都十分清晰,Jeff表示只有這樣的環境才能讓人保持清晰的思路。
二、CNC生產車間
Jeff向我們介紹他早前的家族生意為經營金屬加工製作,因此在現在新廠房購置了一台昂貴的Haas CNC機床來自行生產主機殼,這對於一家音響廠商來說是不常見。因為製作成本十分之高,如果產量不大就吃虧死了,但顯然Jeff並非這樣的人,從CNC生產車間就能感受到Jeff在這方面的天賦和與眾不同的高要求。整個過程包括重型設備的CNC設計製作,打磨和檢查、噴砂工藝等。
職員正在操作電腦設計散熱面板,從設計圖可以看到,整個散熱面板是通過一整款金屬CNC車制出來,看看精細度有多高
寬敞的車間到處擺放著大型的製作設備
類似這些CNC數控機床就有4台,所有漂亮的金屬部件都是這裡車制出來
職員正在檢測金屬部件製作好後的光滑度和平整度
這些是CNC車制出來後的成品,這些是一體挖削成型,看看也感覺可怕
這個是Boulder廠商專門設置的超精度金屬噴砂製作區。我們平時在機器表面能感受到的磨砂質感,就是靠這個製作室打造的。同時需要全密封式製作,以減少對外污染
職員向我們介紹噴砂過程
這些就是需要附著在金屬表面的幼砂
這是Boulder特意為自己的名片打造的名片夾,一體形成鏤空雕刻而成
三、SMT上錫工藝
隨後我們來到了SMT上錫車間,上錫就是對元件進行焊接安裝,由於元件更加微細,且涉及到更為精密的操作,因此需要動用精密的設備來操作。整個過程需要多方面步驟,例如對設計好的線路圖發送到貼錫設備上,而在這個過程前先要對電路板上錫膏,再對進行高溫焗錫,令錫體熔化後與元件焊固,最好還需要動用人工進行反復檢查方可完成一塊零部件。
據介紹這是一台價值15萬美元的德國貼錫機系統,由專門人士操作,精細度十分之高。
職員首先對貼錫的電路板進行上錫膏的操作
接著把已經上錫膏了的電路板放置到這款設備上,按照設計的線路圖進行自動貼片操作
這種設備通過設定好的程式,對再微細的電路板進行貼片操作,這些微細的工作相信人手已經無法做到
對已經貼好元件的電路板,再送到數控焗爐中進行牢固製作
對製作好的成品,還需要進行人工動用放大鏡進行檢查,方可了事
四、檢測環節
在檢測部門,我們看到眾多的測試儀器和設備,對器材進行更長時間的穩壓測試。職員告訴筆者,在一旁還設置了眾多資料備份,日後哪位元用家設備出了問題,在這裡都可以進行回饋和翻查。而最重要的是,筆者發現這裡同樣隱藏了一個試音間,進行人耳的通過測試,如果聲音存在偏頗,則要再度進行零件調試。
設備在進行穩壓性測試,眾多測試儀器進行資料監控
職員向筆者介紹這些資料都是對產品檢查的記錄,日後維修有重要作用
重點的核心生產車間已經觀看完畢,但Jeff表示這裡還有更多精彩之處,繼續帶領筆者前行探訪。例如存放零件的倉庫以及包裝倉庫等。
除了資料測試外,耳朵監聽是Hi-End設備不得不遵循的方式
包裝部門一角,剛好打包了一款2160產品,正準備出庫到用家手上
在零部件倉庫,這裡棚架林立,基本存放大量的本成品元件和電路板,大家可以看到這些貨架和零件上都做了專門的標識標記,管理十分科學和井井有條。
五、辦公和行政區域
接著Jeff帶我們到職員辦公的區域,由於廠房很大,因此基本上每人都可以獨立一個辦公室工作。而在某設計部門,Jeff向我們介紹了產品繪圖工程師Jameson Ludlam先生和產品線路高級工程師Steve Rockwell先生。Jameson正在對產品的外觀進行整體設計和佈局,現在看到的針對背面介面的佈局規劃上。而Steve則向我們講解他正在設計的機內線路走向和佈局,儘管錯綜複雜,但他表示好的線路走向是好聲音的基礎,因此這一關必須要把好!
Boulder 3050和2110獲得我社大賞獎項
海外音響期刊和獲獎獎牌
產品繪圖工程師Jameson Ludlam先生
產品線路高級工程師Steve Rockwell先生
六、專業試音室
試音室是音響廠家最起碼的標配,但Boulder Amplifiers顯然不是這麼低配置。據Jeff介紹,整個試音室的建築設計按照了他個人的意思實施的。首先整個空間為“房中房”結構,不但四周牆壁與外界進行了“雙牆”式的隔離,連地面也是與建築地基相互隔離,從而令整個空間達到“懸掛”的效果。Jeff表示這樣不但隔音好,同時還隔離了外界的一切不良干擾。實現最佳的聽音環境。
除此之外,Jeff表示內部聲學上也是大動干戈的,為了杜絕駐波等反射,整個試音室內部沒有設計一個平衡面。房間的整體面積為6.7×4.3×8.5m,面積約為56平方米。兩邊側牆向後收窄,也就是說後牆長度是較前牆短的。而後牆也並非完全一個平面,中間位置則為凸出,兩邊凹進,從而令整個房間消除了平衡面。據介紹兩側箱體之間也進行了阻尼物料填充,室內也進行了聲學材料的構築,可以說這裡是Jeff花了不少心血之處。
試音室搭配的器材十分豐富,揚聲器為Focal Grand Utipia EM揚聲器,器材自然就是Boulder 1021播放機、2120數碼解碼器、2110前級、3050後級以及中間位置3060身歷聲放大器,現場搭配整體表現出極佳的背景寧靜度和分析力,低頻表現扎實有品質,大動態下能量感都是十分厲害的。
總結:
本次走訪美國Boulder Amplifiers確實獲益良多,相信憑藉其領先的CNC製作水準,以“精挑細琢”來形容製作放大器一點都不為過。從本次廠房中也可以說一改人們認為美國放大器“粗大壯”的觀念,以其精益求精的製作風格和完美的外觀金屬加工,堪稱世界Hi-End級頂尖音響器材的典範。
i-Play.com是一個專為音樂、影院娛樂、攝影及熱門潮流的愛好者和玩家們,所打造而成的網站。“Fi”所代表的“Phile”集合了Audiophile(音響愛好者)、Videophile(視頻愛好者)、Cinephile(電影愛好者)、Autophile(愛車之人)的寓意。 我們擁有最新的潮流觸覺和豐富的玩家資源,通過分享最新的影音潮流資訊和潮流玩樂體驗,打造一個劃時代的影音、娛樂、潮流資訊分享平臺。絕對勘稱是一個屬於高品質生活體驗的資訊網站。 |
想當年,我真的一直對Boulder這家擴大機廠商沒有太深的印象。Boulder成名的500AE後級擴大機我從未有機會認真聽過。後續推出的旗艦2000系列前後級雖然造型極為優美,作工也細緻,但是一來價格高昂,那時候的代理商低調推廣,很少與雜誌社有所交集(就算要寫評論,也是直接送到劉總編家裡,輪不到我這等人微言輕的小編輯)。二來我當時 「無管不歡」的真空管病症狀相當嚴重,對絕大多數的晶體機(不論價位)都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一 直與Boulder的器材都沒有什麼緣份。沒想到多年之後,我竟然會幾次訪問Boulder原廠,甚至有可能成為Boulder擴大機的用家。只能說時運二字,實非人力所能預測。
Boulder Amplifiers Inc.沿革
Boulder Amplifiers Inc.的創辦人Jeff Nelson是自學出身,早年在錄音室工作。後來因緣際會,負責設計了在廣播界以好聲耐用知名的Tomcat匣式座,從此打開了Jeff在專業界的名聲。 1984年,Boulder正式創立,以設計生產專業器材為主。第一件產品便是Boulder 500後級擴大機 (1986年時,定價美金2,650元)。由於聲音好且堅固耐用,500很快就在專業市場打下堅實基礎。唯一 出乎Jeff意料之外的,是500竟然在音響界得到了極高的讚譽(特別是亞洲市場)。Stereophile著名「無管不歡」的Dick Olsher聲稱Boulder 500與Threshold SA-1是唯二他聽得下去的晶體擴大機。這也使得 Jeff隨之推出了音響迷專用版本500AE(Audiophile Edition。1991年定價美金3,499元)。Stereophile創刊大佬John Gordon Holt親自為500AE寫了評論,並且給予了好評。500AE後來改款成500M,依然受到音響迷追捧。Boulder也推出了模組化的前級L5M來搭配500M,但是並不算非常成功。 Boulder真正打進Hi-end音響迷的市場,是在90年代中後期,推出震驚世界音響圈的2000系列旗艦器材之後。這個系列包括2010前級、2020數位類比轉換器、2050單聲道後級、與2060立體聲後級。不論在體積、重量、價格、加工精細度、還有聲音上,都達到 了至高的水平。可以想像,Boulder 2000系列器材立刻在美國主要音響媒體受到一致的好評。只是我記憶中,那個時期的「音響論壇」似乎與Boulder並沒有太多的交集。
劃時代的2000系列
由於2000系列的成功,Boulder原來在美國科羅拉多州Superior市的廠房不敷使用。於是在1998年, Boulder搬到了也在同州的Boulder市。這個廠房我在2009年的時候訪問過,寫過一篇稿子。當時的Boulder 相對於其他Hi-end廠家來說已經算是規模龐大。所以後來聽到業務總監Rich Maez講到Boulder地方不夠用,在覓地準備再蓋新廠房的時候,我還挺驚訝的。
搬到新廠房之後,Boulder推出了1060後級。除了不是純A類輸出之外,繼承了絕大多數旗艦2060的技術。每聲道300瓦的強大驅動力,加上純淨無染的聲底,立刻在市場上站穩了腳步。Sterophile的Sam Tellig 說:「在這個價位,無論真空管或是晶體機,我想不出比1060更值得推薦者。」Boulder之後推出了令人意外的數位類比轉換前級1012,採用了電阻矩陣的音量控制與模組化的數位類比轉換線路,一樣得到了音響媒體的好評。但是與其他的數位類比轉換前級命運相似,市場似乎還是更為偏好將這二件器材分開,所以1012叫好勝於叫座。雖然是模組化的設計,但是Boulder始終沒有為1012推出後續升級用的數位模組,殊為可惜。
Boulder後來取消了1012的數位類比轉換部分,推出了 1010純前級。又推出了震驚類比界的超弩級唱頭放大器2008。Stereophile的Michael Framer對2008的聲音佩服到五體投地,說2008讓他「直接與音樂家想表達的意念連結」, 而不僅僅是聽到音樂的「聲音」。由於2008聲音表現太優秀,MF甚至特別破例為2008寫下完整評論,而不僅僅是在專欄裡提上一筆。
意料之外的800系列
直到這個時候,Boulder與音響媒體的關係都是很正面的。個別主筆也許會挑剔Boulder器材價格太高、難以親近, 卻沒有人對聲音有過質疑。直到Boulder的800系列前後級。
負責評論810前級與860後級的Stereophile主筆Fred Kaplan 對這套前後級頗有批評,尤其是後級。認為860後級的中頻上段偏暗,低頻下段又偏軟,總之問題不少。FK還說這套前後級很難讓他融入音樂之中。有趣的是,Stereophile主編John Atkinson用儀器測量810/860的結果卻是非常優秀。於是JA將這套前後級接到自己的系統之中,他並不覺得有Fred講的那些問題。為了確認,JA特別情商另一位主筆Wes Phillips將 810/860帶回家中再次聆聽,結論依舊與FK二樣。
我對810/860事件印象深刻。因為不久之後我就有機會親耳試聽Boulder 860後級。雖然搭配的器材不同,可是我並沒有聽到FK提到的缺點。相反的,我比較同意原廠的說法,也 許是因為860過於敏銳,反而暴露出系統中原有卻不自知的 缺點。
800系列後來推出了將810/860融於一爐的865綜合擴大機。這次Stereophile不敢大意,直接請出Wes Phillips來寫評論。WP也不負期望,出動了三對喇叭,寫出了一篇言之有物的好評。算是還給了Boulder一個公道。 2008年時,Boulder推出了廠史唯一的CD唱盤1021。這部 CD唱盤除了昂貴與不能唱SACD之外,幾乎別無缺點。「音響論壇」的前主編劉名振這樣寫道:「我想很多人可能聽過 1021之後,才會驚覺原來CD也能這麼棒。」
之後的歷史,「音響論壇」的老讀者應該都不陌生。 Boulder在2011年推出了超越超弩級的3050後級,無論是體積、重量、規格、還有價格都刷新了音響史。繼之推出了立體聲版的3060後級與3010前級。然後Boulder將3000系列的技術往下轉移,推出了全新的2000系列。包括2120數位類比轉換器、2110前級、2160立體聲後級、與2150單聲道後級。 今年,Boulder繼續推出2000系列技術向下轉移的全新1000 系列,暫時包括1160立體聲後級與1110前級。Boulder會不會 考慮推出新款的數位類比轉換前級(取代1012)與CD唱盤 (取代1021)呢?我問過Rich,答案是否定的。市場狀況不允許。1150單聲道後級呢?抱歉,我忘了問。
新廠房、新氣象
其實Boulder去年就搬進了新廠房。可惜那次丹佛音響展我行程緊張,Boulder的音響室也還未完成,所以未能成行。 今年我確定要去丹佛看展之後,立刻聯絡Rich安排參訪事宜。Rich的答覆很簡單明瞭:「哪一天?幾點鐘?」於是, 就在約定的時間,我來到了Boulder的新廠房。
Boulder的新廠房位於丹佛西北的Louisville市,距離原來廠房所在的Boulder車程約20分鐘,到丹佛則大約車程40分鐘左右。這個廠房位於一個新開發的工業區。Boulder是從買地整地開始建廠,所以可以完全照Boulder自己的理想規劃,毋庸妥協於現成的廠房。
一進門,Rich先帶著看辦公區。這部分其實沒有太多好講的,Boulder的辦公室很簡樸,就是一般美加常見的辦公室, 大小或者裝潢都規規矩矩,傢俱也普普通通,比起台灣一些音響代理商可能還不如。特別是老闆Jeff Nelson的辦公室, 除了位置在角落,然後稍微大一些(便於召集員工開會)以外,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成功音響廠商老闆的辦公室。我想起 在工廠前的停車場裡看到的似乎也都是樸實的美國車或者日本車,沒看到什麼Porsche或者Range Rover之類的豪華名車。 或許,這就是Boulder務實的風格吧。
不過,Boulder的洗手間倒是寬敞明亮,衛生設備用得也是中上等級的產品,打掃一塵不染。辦公區後面還有個小院子,Rich說過二天會加裝一部烤肉架。我說,Boulder對員工 還真是不錯。Rich只是聳聳肩,說員工上班開心,通常工作效率也更高。
走進其中一間辦公室,竟然看見一架子的書與幾部試作品。Rich說這是其中一間研發室,裡面的試作機都是過往產品的雛形。新產品的試作機則在另一間研發室裡,而那也是這次參觀,Boulder唯一不能讓我看到的地方。我問Rich,是 有什麼新產品需要這麼神秘?Rich只回答:「不可說,不可說。」不過在我追問之下,雖然沒有細節與時間表,Rich倒 是透露了Boulder未來的方向。首先是新1100系列的技術會繼續下放,但是新系列不一定還稱作800系列,有可能會改名字。其次則是訊源產品,Boulder不會再考慮製造任何一種唱盤產品,理由是傳動結構換代太快,而且素質難以保障。但 是Boulder會考慮將2120數位類比轉換器的技術下放。至於是先推出1100系列的數位類比轉換器?還是再往下走?Boulder還沒決定。我當然是用力拱Rich先推出1100系列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因為說不定我有機會買得起。
寬敞的生產區域
辦公區之後,就是參觀生產區域。這裡大致分成幾塊: 金屬加工區、線路板生產區、裝配區、測試區、包裝區、倉儲與出貨區等等。金屬加工區主要是四部CNC電腦精密車床,未來可能還會再添購一部。Boulder器材上所有與金屬有關的零件幾乎都是自家生產,從面板、機箱、散熱片到小小一顆按鈕,都是由這些車床車出來。車好的零件要經過玻璃砂噴砂處理,這部分的工序也是在廠內完成。只有再來的陽極處理需要將零部件送到丹佛的協力廠商。
處理需要將零部件送到丹佛的協力廠商。 「陽極處理牽涉到一些高污染化學藥劑,回收處理非常麻煩,牽涉到的環保規章與法條太過瑣碎,還要應付政府定期與不定期的檢查。以前是沒有空間做。現在有空間,但是沒這份人力與專業。所以還是交給長期配合的專業廠商來做。」Rich這麼說。
線路板生產區內有生產線路板的機器、與將零件表面黏著到線路板上的機器。這部分我以前有報導過,Boulder最早也是用協力廠商,可是後來發現協力廠商竟然會私換零件,在缺料時用數值近似的替代零件取代。對於其他非音響廠商或者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對於Boulder這種精選過零件Hi-end音響廠商則是無法接受。溝通幾次無疾而終之後, Boulder決定自己來,斥巨資購入了上述機器,也聘請專業人員來操作。Rich說,這是唯一能保障品質的辦法。
裝配區沒有太多好講的,與以前差不了太多,但是寬敞得多,搬運器材零件進出更為方便。測試區則其實有二部分,一部分負責測試變壓器、電容電阻等外購零件,另一部分則測試所有裝配完成的器材。相對於電子大廠採用的抽驗方式,Boulder是所有新器材百分之百測試,而且是所有項目都要測試,不走捷徑。當然這也造成Boulder器材價格不斐,畢竟美國的工資相當高昂。測試通過的器材,還需要進入一 間試聽室做最後的聆聽測試,確認聲音達到標準才能出廠。
包裝、倉儲、出貨等幾個區域就不多談了。總之是比以 前更大更寬敞,更容易管理。最後,Rich帶我走到了Boulder 新建的試聽室。
發燒通頂的試聽室
老實說,我從沒見過這麼講究的音響試聽室。Boulder的 試聽室是徹底的「房中房」設計。也就是說,是在廠房裡面,另外單獨砌出一間試聽室。這間試聽室有獨立的地基, 與廠房地基完全隔離,而且深入到地下三十餘呎的岩床,保證穩如泰山,不受廠房機械或者其他振動干擾。房間所有牆面與天花板全部獨立於廠房,有效隔絕外在的震動與噪音。 電源供應當然也是獨立。而且是獨立幾組電源,音響用與燈光、空調、其他電源各自獨立,保證音響用電絕對質量俱佳。
試聽室的尺寸是28'×22'×14',相當龐大寬敞。所有牆面之間都不平行,天花板與地板之間也不平行,有效減少駐波。天花板裡面是12吋厚的玻璃纖維棉,算是個低頻陷阱。 牆面是由雙層石膏板黏合,牆上另有2吋厚的礦棉板。另外還有數面活動的大型吸音板。這是一間極度安靜、甚至死寂的試聽室。除了極微弱的空調以外,在裡面完全聽不到任何外部噪音。Jeff說,Boulder設計的目標是要打造一間沒有自己聲音的試聽室。我想,Boulder做到了。
搭配的器材當然是清一色的Boulder:1021 CD唱盤當轉盤使用、2120數位類比轉換器、3010前級、3050後級。喇叭則是勵磁低音單體的Focal旗艦Grande Utopia EM。另外還有一部最新的1160後級備用。線材都是錄音室用的產品,並不是知名的音響發燒線。音響架?Boulder從沒講究過這玩意兒。
這樣的空間,這樣的器材,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老實說,我很意外。首先是音場空間之龐大、高闊,讓我差一 點下巴掉下來。而且音場裡的層次感非常好。音像雖然活生而浮凸,接近真實大小,在音場之中卻一點也不嫌擠。各件 樂器各司其位,定位穩如泰山。什麼是理想的音場?這就是理想的音場!
驚人的1160後級
Boulder擴大機素來以沒有自己的味道知名,3000系列前後級可以說在這方面做到了極致。說實在,我真的聽不出 Boulder的聲底究竟是什麼個性。聲音之中略帶的一點點陽光,應該是來自Focal Grande Utopia EM,與Boulder無關。倒是3000系列前後級音質之純淨,超過不少我聽過的昂貴單端管機。
這套音響系統另外一個特色就是低音自然無比。速度快、彈性佳,低頻來去如風,說有就有,說沒有就立刻消逝。所謂「收放自如」的低音,不外如是。唱起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真是真實得無與倫比。或者是輕敲大鼓,那種鼓皮從微震到停止的細節真是美極了。
我對Rich說,3050後級實在是超出想像的好聲。這時候再聽1160後級,會不會太不公平?Rich看了我一眼,說:「聽 了就知道。」於是,幾分鐘之後,其餘器材不變,由1160取代3050,繼續開聲。
一開聲,我嚇一跳。除了音場空間略有縮水、音場裡空氣的流動感也略欠,1160竟然在絕大多數音響要素中都不失禮於3050。整體聲音的質感與純淨度非常接近。低頻控制力也有3050的八九成。想到二者之間價格的差異,雖然1160仍然非常昂貴,我的腦海裡居然出現了「超值」二字。
我問Rich:「1160與上一代的旗艦2060如何比較?應該差 得不遠吧?」Rich稍微歪了下頭,露出他招牌的微笑:「事實上,1160應該要好聲過2060。」
結語
我已經忘記是怎麼離開Boulder的。因為聽到後面,我一 直在想:「如果用Boulder 1160來推動KEF Blade,會不會是絕配?」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用實戰來回答。如果一切順利,2018年初,我應該有機會在家裡實際嘗試Boulder 1160後級。至於後事如何,請期待未來的「音響論壇」。【全文輯錄自「音響論壇」】
廠訪丨以精挑細琢之名來打造,走訪美國Boulder(普達)Amplifiers廠家
作者 Fi-Play 在 2018年3月9日
就在去年10月份的美國洛基山音響展(RockyMountain Audio Fest)期間,筆者在美國本土走訪了幾家重要且有著代表性的音響廠商,其中之一便是Boulder Amplifiers。說到美國本土的音響廠家,雖說不多,但是在美國本土濃厚荷裡活文化底子下,帶個人享樂性質的定制安裝和私人影院方面則有著更龐大的市場。大家從Cedia跟CES和RMAF比較,便能一目了然了,但不管怎樣,美國的Hi-End級的Hi-Fi廠商還是不少的,在世界級一流大品牌中就有不少品牌已經躋身名列。說到美國拿手的Hi-End器材,首先會想到放大器,這跟美國的“肌肉文化”很接近,從某些方面自然也讓不少朋友烙下“粗大壯”和“高能耗”的印象。事實上,這只是以偏概全的觀念!
位於美國科羅拉多Boulder Louisville的Boulder Amplifiers
本次走訪的Boulder Amplifiers,其以放大器設計起家,從早期的高性價比產品設計研發製作,到現在外觀如前衛的外太空打造之物,已經清晰地給國內不少參展觀摩過Boulder的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什麼說他如“天外來客”呢?例如大家都熟悉的3000系列後級放大器,整個箱體外殼,基本就如同一塊金屬車制而成,因為你找不到一顆螺絲釘啊,每一個棱角位置都是一氣呵成,CNC的生產工藝已經超出了很多行業朋友的想像,紛紛感歎:“這不是在地球生產的!”
進門位置就擺著一台3050後級放大器
面對這種生產工藝,在行業內確實很超前,相信當中也有很多秘密,因此本次筆者有幸與連陞音響負責人余先生一同探秘大開眼界,當中的所見所聞下面也與大家進行分享。
那些人那些事
在出發之前,筆者已經查閱過不少資料,也認真做了相關的功課,對Boulder再度深入瞭解。其實早前Boulder就是以專供專業領域的廠家,同時品牌的靈魂人物Jeff Nelson也早已大名遠播。筆者從多年香港音展與他的接觸發現,Jeff不但精通電子和線路設計,同時Jeff對產品外觀和生產工藝有著極高的要求。這種高要求的表現也造就了今天成功的口碑和出色的產品體驗。在早前的採訪中,筆者瞭解到Jeff早前就並非從事民用設計和生產,今天眾多複雜的電路設計都是自己自學而成,且早年參與錄音室產品的設計開發。Jeff在70年代就已經擁有自己的錄音室,同時也為其他錄音室設計和生產高質素的調音台,其中一款就是當年美國Pacific Recorders生產的非常著名的卡式帶答錄機Tomcat,並且廣泛被全球多個廣播電臺和錄音室採用,成功的產品也帶來了出色的銷量。
Boulder總裁Jeff Nelson先生
在1984年,Jeff在美國Boulder Superior創辦了Boulder Amplifiers,首款產品為500後級放大器,由於產品設計嚴謹和有著極高的專業水準,因此廣受專業和民用市場的歡迎。隨後日子,Jeff開始逐漸專注民用市場的領域。
如果你首次跟Jeff聊天,可能會發現它比較孤傲和固執,時不時會來點小脾氣,但當他放開後,你會發現Jeff對放大器設計是抱有很多的想法,同時依然對設計保持著非常嚴肅的態度。同時他曾表示他很少關注業界的同品類競爭對手產品,也不知道他們的聲音表現如何,但他卻堅持把眾多心思花到自己產品的設計之上,以自己的高要求為對手。也自然不奇怪為什麼每一次新品推出都能讓人產生不少的驚喜。從專業發展到民用,再從民用高性價比機型向高端Hi-End級產品進發,都見證了Boulder的成功軌跡。
一、工廠裝配車間
經過對品牌故事的瞭解後,準備步入正題。到達廠區位於Boulder Louisville,Jeff表示廠區原本在Superior,現在搬遷於此也因為業務迅速崛起有關,因為現在這裡面積已經達到了10000平方尺,約為900平方米,也是在上年2016年才正式落成使用,所以很多地方看上去都十分之新。
工廠之中十分寬敞,工作臺和零部件都整整齊齊地放置到每一個位置
再來一個角度,以證明車間十分寬敞
線路板和功放管,這些按照廠家的說法,必須要做到最好的配對才正式安裝
大型的環形變壓器,為後級充足的供電做好保障
進入大門後,我們發現廠房面積十分之大,當中除了眾多車間外,辦公室也有不少,基本每位員工都可以進行自己獨立的房間辦公,同時在廠區內還看到了飯堂。
變壓器測試好後,裝載在一個防遮罩的金屬盒子,變壓器安裝妥當後,接著灌注環氧樹脂,已達到消除諧振等不利影響
不只是大型變壓器要封裝,連小型變壓器也是不放過的
現場灌注環氧樹脂完畢的3000系列採用的變壓器
這是一台專門製作的工作操作推車,可以牢牢鎖住160公斤的3050進行翻滾裝配
經過Jeff引導,我們來到了生產車間,首先看到車間十分寬敞,操作臺和裝放零部件的架子上都是井井有條的,所有流程都十分清晰,Jeff表示只有這樣的環境才能讓人保持清晰的思路。
二、CNC生產車間
Jeff向我們介紹他早前的家族生意為經營金屬加工製作,因此在現在新廠房購置了一台昂貴的Haas CNC機床來自行生產主機殼,這對於一家音響廠商來說是不常見。因為製作成本十分之高,如果產量不大就吃虧死了,但顯然Jeff並非這樣的人,從CNC生產車間就能感受到Jeff在這方面的天賦和與眾不同的高要求。整個過程包括重型設備的CNC設計製作,打磨和檢查、噴砂工藝等。
職員正在操作電腦設計散熱面板,從設計圖可以看到,整個散熱面板是通過一整款金屬CNC車制出來,看看精細度有多高
寬敞的車間到處擺放著大型的製作設備
類似這些CNC數控機床就有4台,所有漂亮的金屬部件都是這裡車制出來
職員正在檢測金屬部件製作好後的光滑度和平整度
這些是CNC車制出來後的成品,這些是一體挖削成型,看看也感覺可怕
這個是Boulder廠商專門設置的超精度金屬噴砂製作區。我們平時在機器表面能感受到的磨砂質感,就是靠這個製作室打造的。同時需要全密封式製作,以減少對外污染
職員向我們介紹噴砂過程
這些就是需要附著在金屬表面的幼砂
這是Boulder特意為自己的名片打造的名片夾,一體形成鏤空雕刻而成
三、SMT上錫工藝
隨後我們來到了SMT上錫車間,上錫就是對元件進行焊接安裝,由於元件更加微細,且涉及到更為精密的操作,因此需要動用精密的設備來操作。整個過程需要多方面步驟,例如對設計好的線路圖發送到貼錫設備上,而在這個過程前先要對電路板上錫膏,再對進行高溫焗錫,令錫體熔化後與元件焊固,最好還需要動用人工進行反復檢查方可完成一塊零部件。
據介紹這是一台價值15萬美元的德國貼錫機系統,由專門人士操作,精細度十分之高。
職員首先對貼錫的電路板進行上錫膏的操作
接著把已經上錫膏了的電路板放置到這款設備上,按照設計的線路圖進行自動貼片操作
這種設備通過設定好的程式,對再微細的電路板進行貼片操作,這些微細的工作相信人手已經無法做到
對已經貼好元件的電路板,再送到數控焗爐中進行牢固製作
對製作好的成品,還需要進行人工動用放大鏡進行檢查,方可了事
四、檢測環節
在檢測部門,我們看到眾多的測試儀器和設備,對器材進行更長時間的穩壓測試。職員告訴筆者,在一旁還設置了眾多資料備份,日後哪位元用家設備出了問題,在這裡都可以進行回饋和翻查。而最重要的是,筆者發現這裡同樣隱藏了一個試音間,進行人耳的通過測試,如果聲音存在偏頗,則要再度進行零件調試。
設備在進行穩壓性測試,眾多測試儀器進行資料監控
職員向筆者介紹這些資料都是對產品檢查的記錄,日後維修有重要作用
重點的核心生產車間已經觀看完畢,但Jeff表示這裡還有更多精彩之處,繼續帶領筆者前行探訪。例如存放零件的倉庫以及包裝倉庫等。
除了資料測試外,耳朵監聽是Hi-End設備不得不遵循的方式
包裝部門一角,剛好打包了一款2160產品,正準備出庫到用家手上
在零部件倉庫,這裡棚架林立,基本存放大量的本成品元件和電路板,大家可以看到這些貨架和零件上都做了專門的標識標記,管理十分科學和井井有條。
五、辦公和行政區域
接著Jeff帶我們到職員辦公的區域,由於廠房很大,因此基本上每人都可以獨立一個辦公室工作。而在某設計部門,Jeff向我們介紹了產品繪圖工程師Jameson Ludlam先生和產品線路高級工程師Steve Rockwell先生。Jameson正在對產品的外觀進行整體設計和佈局,現在看到的針對背面介面的佈局規劃上。而Steve則向我們講解他正在設計的機內線路走向和佈局,儘管錯綜複雜,但他表示好的線路走向是好聲音的基礎,因此這一關必須要把好!
Boulder 3050和2110獲得我社大賞獎項
海外音響期刊和獲獎獎牌
產品繪圖工程師Jameson Ludlam先生
產品線路高級工程師Steve Rockwell先生
六、專業試音室
試音室是音響廠家最起碼的標配,但Boulder Amplifiers顯然不是這麼低配置。據Jeff介紹,整個試音室的建築設計按照了他個人的意思實施的。首先整個空間為“房中房”結構,不但四周牆壁與外界進行了“雙牆”式的隔離,連地面也是與建築地基相互隔離,從而令整個空間達到“懸掛”的效果。Jeff表示這樣不但隔音好,同時還隔離了外界的一切不良干擾。實現最佳的聽音環境。
除此之外,Jeff表示內部聲學上也是大動干戈的,為了杜絕駐波等反射,整個試音室內部沒有設計一個平衡面。房間的整體面積為6.7×4.3×8.5m,面積約為56平方米。兩邊側牆向後收窄,也就是說後牆長度是較前牆短的。而後牆也並非完全一個平面,中間位置則為凸出,兩邊凹進,從而令整個房間消除了平衡面。據介紹兩側箱體之間也進行了阻尼物料填充,室內也進行了聲學材料的構築,可以說這裡是Jeff花了不少心血之處。
試音室搭配的器材十分豐富,揚聲器為Focal Grand Utipia EM揚聲器,器材自然就是Boulder 1021播放機、2120數碼解碼器、2110前級、3050後級以及中間位置3060身歷聲放大器,現場搭配整體表現出極佳的背景寧靜度和分析力,低頻表現扎實有品質,大動態下能量感都是十分厲害的。
總結:
本次走訪美國Boulder Amplifiers確實獲益良多,相信憑藉其領先的CNC製作水準,以“精挑細琢”來形容製作放大器一點都不為過。從本次廠房中也可以說一改人們認為美國放大器“粗大壯”的觀念,以其精益求精的製作風格和完美的外觀金屬加工,堪稱世界Hi-End級頂尖音響器材的典範。
i-Play.com是一個專為音樂、影院娛樂、攝影及熱門潮流的愛好者和玩家們,所打造而成的網站。“Fi”所代表的“Phile”集合了Audiophile(音響愛好者)、Videophile(視頻愛好者)、Cinephile(電影愛好者)、Autophile(愛車之人)的寓意。 我們擁有最新的潮流觸覺和豐富的玩家資源,通過分享最新的影音潮流資訊和潮流玩樂體驗,打造一個劃時代的影音、娛樂、潮流資訊分享平臺。絕對勘稱是一個屬於高品質生活體驗的資訊網站。 |
想當年,我真的一直對Boulder這家擴大機廠商沒有太深的印象。Boulder成名的500AE後級擴大機我從未有機會認真聽過。後續推出的旗艦2000系列前後級雖然造型極為優美,作工也細緻,但是一來價格高昂,那時候的代理商低調推廣,很少與雜誌社有所交集(就算要寫評論,也是直接送到劉總編家裡,輪不到我這等人微言輕的小編輯)。二來我當時 「無管不歡」的真空管病症狀相當嚴重,對絕大多數的晶體機(不論價位)都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一 直與Boulder的器材都沒有什麼緣份。沒想到多年之後,我竟然會幾次訪問Boulder原廠,甚至有可能成為Boulder擴大機的用家。只能說時運二字,實非人力所能預測。
Boulder Amplifiers Inc.沿革
Boulder Amplifiers Inc.的創辦人Jeff Nelson是自學出身,早年在錄音室工作。後來因緣際會,負責設計了在廣播界以好聲耐用知名的Tomcat匣式座,從此打開了Jeff在專業界的名聲。 1984年,Boulder正式創立,以設計生產專業器材為主。第一件產品便是Boulder 500後級擴大機 (1986年時,定價美金2,650元)。由於聲音好且堅固耐用,500很快就在專業市場打下堅實基礎。唯一 出乎Jeff意料之外的,是500竟然在音響界得到了極高的讚譽(特別是亞洲市場)。Stereophile著名「無管不歡」的Dick Olsher聲稱Boulder 500與Threshold SA-1是唯二他聽得下去的晶體擴大機。這也使得 Jeff隨之推出了音響迷專用版本500AE(Audiophile Edition。1991年定價美金3,499元)。Stereophile創刊大佬John Gordon Holt親自為500AE寫了評論,並且給予了好評。500AE後來改款成500M,依然受到音響迷追捧。Boulder也推出了模組化的前級L5M來搭配500M,但是並不算非常成功。 Boulder真正打進Hi-end音響迷的市場,是在90年代中後期,推出震驚世界音響圈的2000系列旗艦器材之後。這個系列包括2010前級、2020數位類比轉換器、2050單聲道後級、與2060立體聲後級。不論在體積、重量、價格、加工精細度、還有聲音上,都達到 了至高的水平。可以想像,Boulder 2000系列器材立刻在美國主要音響媒體受到一致的好評。只是我記憶中,那個時期的「音響論壇」似乎與Boulder並沒有太多的交集。
劃時代的2000系列
由於2000系列的成功,Boulder原來在美國科羅拉多州Superior市的廠房不敷使用。於是在1998年, Boulder搬到了也在同州的Boulder市。這個廠房我在2009年的時候訪問過,寫過一篇稿子。當時的Boulder 相對於其他Hi-end廠家來說已經算是規模龐大。所以後來聽到業務總監Rich Maez講到Boulder地方不夠用,在覓地準備再蓋新廠房的時候,我還挺驚訝的。
搬到新廠房之後,Boulder推出了1060後級。除了不是純A類輸出之外,繼承了絕大多數旗艦2060的技術。每聲道300瓦的強大驅動力,加上純淨無染的聲底,立刻在市場上站穩了腳步。Sterophile的Sam Tellig 說:「在這個價位,無論真空管或是晶體機,我想不出比1060更值得推薦者。」Boulder之後推出了令人意外的數位類比轉換前級1012,採用了電阻矩陣的音量控制與模組化的數位類比轉換線路,一樣得到了音響媒體的好評。但是與其他的數位類比轉換前級命運相似,市場似乎還是更為偏好將這二件器材分開,所以1012叫好勝於叫座。雖然是模組化的設計,但是Boulder始終沒有為1012推出後續升級用的數位模組,殊為可惜。
Boulder後來取消了1012的數位類比轉換部分,推出了 1010純前級。又推出了震驚類比界的超弩級唱頭放大器2008。Stereophile的Michael Framer對2008的聲音佩服到五體投地,說2008讓他「直接與音樂家想表達的意念連結」, 而不僅僅是聽到音樂的「聲音」。由於2008聲音表現太優秀,MF甚至特別破例為2008寫下完整評論,而不僅僅是在專欄裡提上一筆。
意料之外的800系列
直到這個時候,Boulder與音響媒體的關係都是很正面的。個別主筆也許會挑剔Boulder器材價格太高、難以親近, 卻沒有人對聲音有過質疑。直到Boulder的800系列前後級。
負責評論810前級與860後級的Stereophile主筆Fred Kaplan 對這套前後級頗有批評,尤其是後級。認為860後級的中頻上段偏暗,低頻下段又偏軟,總之問題不少。FK還說這套前後級很難讓他融入音樂之中。有趣的是,Stereophile主編John Atkinson用儀器測量810/860的結果卻是非常優秀。於是JA將這套前後級接到自己的系統之中,他並不覺得有Fred講的那些問題。為了確認,JA特別情商另一位主筆Wes Phillips將 810/860帶回家中再次聆聽,結論依舊與FK二樣。
我對810/860事件印象深刻。因為不久之後我就有機會親耳試聽Boulder 860後級。雖然搭配的器材不同,可是我並沒有聽到FK提到的缺點。相反的,我比較同意原廠的說法,也 許是因為860過於敏銳,反而暴露出系統中原有卻不自知的 缺點。
800系列後來推出了將810/860融於一爐的865綜合擴大機。這次Stereophile不敢大意,直接請出Wes Phillips來寫評論。WP也不負期望,出動了三對喇叭,寫出了一篇言之有物的好評。算是還給了Boulder一個公道。 2008年時,Boulder推出了廠史唯一的CD唱盤1021。這部 CD唱盤除了昂貴與不能唱SACD之外,幾乎別無缺點。「音響論壇」的前主編劉名振這樣寫道:「我想很多人可能聽過 1021之後,才會驚覺原來CD也能這麼棒。」
之後的歷史,「音響論壇」的老讀者應該都不陌生。 Boulder在2011年推出了超越超弩級的3050後級,無論是體積、重量、規格、還有價格都刷新了音響史。繼之推出了立體聲版的3060後級與3010前級。然後Boulder將3000系列的技術往下轉移,推出了全新的2000系列。包括2120數位類比轉換器、2110前級、2160立體聲後級、與2150單聲道後級。 今年,Boulder繼續推出2000系列技術向下轉移的全新1000 系列,暫時包括1160立體聲後級與1110前級。Boulder會不會 考慮推出新款的數位類比轉換前級(取代1012)與CD唱盤 (取代1021)呢?我問過Rich,答案是否定的。市場狀況不允許。1150單聲道後級呢?抱歉,我忘了問。
新廠房、新氣象
其實Boulder去年就搬進了新廠房。可惜那次丹佛音響展我行程緊張,Boulder的音響室也還未完成,所以未能成行。 今年我確定要去丹佛看展之後,立刻聯絡Rich安排參訪事宜。Rich的答覆很簡單明瞭:「哪一天?幾點鐘?」於是, 就在約定的時間,我來到了Boulder的新廠房。
Boulder的新廠房位於丹佛西北的Louisville市,距離原來廠房所在的Boulder車程約20分鐘,到丹佛則大約車程40分鐘左右。這個廠房位於一個新開發的工業區。Boulder是從買地整地開始建廠,所以可以完全照Boulder自己的理想規劃,毋庸妥協於現成的廠房。
一進門,Rich先帶著看辦公區。這部分其實沒有太多好講的,Boulder的辦公室很簡樸,就是一般美加常見的辦公室, 大小或者裝潢都規規矩矩,傢俱也普普通通,比起台灣一些音響代理商可能還不如。特別是老闆Jeff Nelson的辦公室, 除了位置在角落,然後稍微大一些(便於召集員工開會)以外,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成功音響廠商老闆的辦公室。我想起 在工廠前的停車場裡看到的似乎也都是樸實的美國車或者日本車,沒看到什麼Porsche或者Range Rover之類的豪華名車。 或許,這就是Boulder務實的風格吧。
不過,Boulder的洗手間倒是寬敞明亮,衛生設備用得也是中上等級的產品,打掃一塵不染。辦公區後面還有個小院子,Rich說過二天會加裝一部烤肉架。我說,Boulder對員工 還真是不錯。Rich只是聳聳肩,說員工上班開心,通常工作效率也更高。
走進其中一間辦公室,竟然看見一架子的書與幾部試作品。Rich說這是其中一間研發室,裡面的試作機都是過往產品的雛形。新產品的試作機則在另一間研發室裡,而那也是這次參觀,Boulder唯一不能讓我看到的地方。我問Rich,是 有什麼新產品需要這麼神秘?Rich只回答:「不可說,不可說。」不過在我追問之下,雖然沒有細節與時間表,Rich倒 是透露了Boulder未來的方向。首先是新1100系列的技術會繼續下放,但是新系列不一定還稱作800系列,有可能會改名字。其次則是訊源產品,Boulder不會再考慮製造任何一種唱盤產品,理由是傳動結構換代太快,而且素質難以保障。但 是Boulder會考慮將2120數位類比轉換器的技術下放。至於是先推出1100系列的數位類比轉換器?還是再往下走?Boulder還沒決定。我當然是用力拱Rich先推出1100系列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因為說不定我有機會買得起。
寬敞的生產區域
辦公區之後,就是參觀生產區域。這裡大致分成幾塊: 金屬加工區、線路板生產區、裝配區、測試區、包裝區、倉儲與出貨區等等。金屬加工區主要是四部CNC電腦精密車床,未來可能還會再添購一部。Boulder器材上所有與金屬有關的零件幾乎都是自家生產,從面板、機箱、散熱片到小小一顆按鈕,都是由這些車床車出來。車好的零件要經過玻璃砂噴砂處理,這部分的工序也是在廠內完成。只有再來的陽極處理需要將零部件送到丹佛的協力廠商。
處理需要將零部件送到丹佛的協力廠商。 「陽極處理牽涉到一些高污染化學藥劑,回收處理非常麻煩,牽涉到的環保規章與法條太過瑣碎,還要應付政府定期與不定期的檢查。以前是沒有空間做。現在有空間,但是沒這份人力與專業。所以還是交給長期配合的專業廠商來做。」Rich這麼說。
線路板生產區內有生產線路板的機器、與將零件表面黏著到線路板上的機器。這部分我以前有報導過,Boulder最早也是用協力廠商,可是後來發現協力廠商竟然會私換零件,在缺料時用數值近似的替代零件取代。對於其他非音響廠商或者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對於Boulder這種精選過零件Hi-end音響廠商則是無法接受。溝通幾次無疾而終之後, Boulder決定自己來,斥巨資購入了上述機器,也聘請專業人員來操作。Rich說,這是唯一能保障品質的辦法。
裝配區沒有太多好講的,與以前差不了太多,但是寬敞得多,搬運器材零件進出更為方便。測試區則其實有二部分,一部分負責測試變壓器、電容電阻等外購零件,另一部分則測試所有裝配完成的器材。相對於電子大廠採用的抽驗方式,Boulder是所有新器材百分之百測試,而且是所有項目都要測試,不走捷徑。當然這也造成Boulder器材價格不斐,畢竟美國的工資相當高昂。測試通過的器材,還需要進入一 間試聽室做最後的聆聽測試,確認聲音達到標準才能出廠。
包裝、倉儲、出貨等幾個區域就不多談了。總之是比以 前更大更寬敞,更容易管理。最後,Rich帶我走到了Boulder 新建的試聽室。
發燒通頂的試聽室
老實說,我從沒見過這麼講究的音響試聽室。Boulder的 試聽室是徹底的「房中房」設計。也就是說,是在廠房裡面,另外單獨砌出一間試聽室。這間試聽室有獨立的地基, 與廠房地基完全隔離,而且深入到地下三十餘呎的岩床,保證穩如泰山,不受廠房機械或者其他振動干擾。房間所有牆面與天花板全部獨立於廠房,有效隔絕外在的震動與噪音。 電源供應當然也是獨立。而且是獨立幾組電源,音響用與燈光、空調、其他電源各自獨立,保證音響用電絕對質量俱佳。
試聽室的尺寸是28'×22'×14',相當龐大寬敞。所有牆面之間都不平行,天花板與地板之間也不平行,有效減少駐波。天花板裡面是12吋厚的玻璃纖維棉,算是個低頻陷阱。 牆面是由雙層石膏板黏合,牆上另有2吋厚的礦棉板。另外還有數面活動的大型吸音板。這是一間極度安靜、甚至死寂的試聽室。除了極微弱的空調以外,在裡面完全聽不到任何外部噪音。Jeff說,Boulder設計的目標是要打造一間沒有自己聲音的試聽室。我想,Boulder做到了。
搭配的器材當然是清一色的Boulder:1021 CD唱盤當轉盤使用、2120數位類比轉換器、3010前級、3050後級。喇叭則是勵磁低音單體的Focal旗艦Grande Utopia EM。另外還有一部最新的1160後級備用。線材都是錄音室用的產品,並不是知名的音響發燒線。音響架?Boulder從沒講究過這玩意兒。
這樣的空間,這樣的器材,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老實說,我很意外。首先是音場空間之龐大、高闊,讓我差一 點下巴掉下來。而且音場裡的層次感非常好。音像雖然活生而浮凸,接近真實大小,在音場之中卻一點也不嫌擠。各件 樂器各司其位,定位穩如泰山。什麼是理想的音場?這就是理想的音場!
驚人的1160後級
Boulder擴大機素來以沒有自己的味道知名,3000系列前後級可以說在這方面做到了極致。說實在,我真的聽不出 Boulder的聲底究竟是什麼個性。聲音之中略帶的一點點陽光,應該是來自Focal Grande Utopia EM,與Boulder無關。倒是3000系列前後級音質之純淨,超過不少我聽過的昂貴單端管機。
這套音響系統另外一個特色就是低音自然無比。速度快、彈性佳,低頻來去如風,說有就有,說沒有就立刻消逝。所謂「收放自如」的低音,不外如是。唱起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真是真實得無與倫比。或者是輕敲大鼓,那種鼓皮從微震到停止的細節真是美極了。
我對Rich說,3050後級實在是超出想像的好聲。這時候再聽1160後級,會不會太不公平?Rich看了我一眼,說:「聽 了就知道。」於是,幾分鐘之後,其餘器材不變,由1160取代3050,繼續開聲。
一開聲,我嚇一跳。除了音場空間略有縮水、音場裡空氣的流動感也略欠,1160竟然在絕大多數音響要素中都不失禮於3050。整體聲音的質感與純淨度非常接近。低頻控制力也有3050的八九成。想到二者之間價格的差異,雖然1160仍然非常昂貴,我的腦海裡居然出現了「超值」二字。
我問Rich:「1160與上一代的旗艦2060如何比較?應該差 得不遠吧?」Rich稍微歪了下頭,露出他招牌的微笑:「事實上,1160應該要好聲過2060。」
結語
我已經忘記是怎麼離開Boulder的。因為聽到後面,我一 直在想:「如果用Boulder 1160來推動KEF Blade,會不會是絕配?」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用實戰來回答。如果一切順利,2018年初,我應該有機會在家裡實際嘗試Boulder 1160後級。至於後事如何,請期待未來的「音響論壇」。【全文輯錄自「音響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