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C
ELAC
德國 於 1926 年創立,主要從事水底聲納研發工作。二戰後,ELAC改弦易轍,生產收音機、唱機、唱頭、錄音機及擴大器;而積極鑽研揚聲器,則始於 1984 年。基於產品高品質,ELAC 已被公認為世上其中一家最傑出的揚聲器精品廠。
德國 於 1926 年創立,主要從事水底聲納研發工作。二戰後,ELAC改弦易轍,生產收音機、唱機、唱頭、錄音機及擴大器;而積極鑽研揚聲器,則始於 1984 年。基於產品高品質,ELAC 已被公認為世上其中一家最傑出的揚聲器精品廠。
科技超前
ELAC 以不斷鑽研科技聞名於世,就連最細小的部分也經再三改良,讓產品永遠走在時代尖端。獨步天下超高音「蘑菇頭」、JET 高音、同軸單體、水晶鋁/紙三明治振膜等,悉數薈萃人類巔峰聲學精華,驗證於 Spirit of Music CE、500、400、300 及240 等系列中。
時代脈搏
近年來家庭劇院日趨盛行,ELAC 研製出多款高品質崁壁及壁掛式喇叭,以回應市場需求。至於時尚產物,如魔術方塊版化音箱設計,推挽式超低音,無一不是充滿時代創意與重視音質之人間傑作。
工藝卓越
為求完美,ELAC 在德國設立現代化廠房,從單體到分音器均自行設計和生產。儘管所有成品面對高溫及潮濕環境驗證,淘汰率僅為萬分之三,ELAC 的使命是永不停步,為完善聽覺享受以不斷大量投資開始,嚴苛的調音作結,從而得到全球發燒友的肯定與支持。
. . .
.
音響迷都知道德國喇叭大廠ELAC的設計功力一流,但是卻從來沒見過主導喇叭設計的人物,就算我曾經拜訪ELAC原廠,也無緣見到這號人物,直到這次音響展,我才終於見到ELAC總工程師Rolf Janke的廬山真面目。Rolf的身材又高又壯,不過態度超級謙虛又務實,回答問題條理清晰,反應明快,個性簡直跟他設計的ELAC喇叭一模一樣。
Rolf說他從學生時就對音響充滿興趣,喜歡自己DIY喇叭,那時甚至就有人想買他的喇叭,DIY功力可見一斑。進入大學後,Rolf專攻機械與電子工程,也繼續DIY喇叭,連大學的畢業作品都與喇叭有關,研究的主題是主動伺服超低音喇叭,可見他對音響與喇叭設計有多狂熱。
畢業後,Rolf如願進入ELAC研發部門,一做就是26個年頭。他在ELAC任職期間,幾乎參與了所有ELAC關鍵技術的研發工作,包括1993年誕生的鋁合金三明治振膜,1995年首度採用的JET氣動式高音單體,以及近期的X-JET同軸高、中音單體、專利指向性調整裝置,全部都與Rolf有關,難怪可以統領ELAC研發部門。
Rolf這次的訪談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慶祝ELAC創立九十週年推出的Miracord黑膠唱盤,另一個是由他主導設計的Concentro旗艦喇叭。Rolf從ELAC的歷史開始說起,ELAC創立於1926年,起初是製造潛艇聲納設備的廠家,ELAC即是ELectro-Acoustic電子聲學之意。後來公司轉換跑道,投入音響領域,不過首先生產的並非如今最為音響迷熟悉的喇叭,而是黑膠唱盤,去年新推出的九十週年紀念黑膠唱盤Miracord,型號就來自ELAC當年的黑膠唱盤。
最早的Miracord唱盤大約推出於1957年,後續版本眾多,在當年賣得非常好。如今上網搜尋Miracord這個型號,依然可以找到大量當年ELAC產品的資料。
老實說,ELAC已有超過三十年沒有生產黑膠唱盤了,如今重啟生產線,實在很難不讓人懷疑新作會不會是找人操刀設計代工?ELAC當然不可能做這種事。Rolf告訴我,Miracord完全是ELAC一手設計製造的產物,為了開發這款唱盤,他們特地找來研發部中資歷超過四十年、當年曾經實際參與設計Miracord的前輩加入研發小組,另一方面,研發成員中也有二十歲出頭的年輕新血參與,一方面經驗承傳,另一方面也讓不同的想法相互激盪,促成新一代Miracord黑膠唱盤的誕生。
經過Rolf的說明,我才知道看似構造簡單的Miracord,原來蘊含著許多獨到設計。例如為了隔絕馬達振動,ELAC在馬達與底座之間設計了雙重懸吊系統。
它的重量級鋁合金轉盤與軸承之間,設有四個特殊矽膠阻尼隔絕振動。轉盤軸承則採用硬度最高的紅寶石作為轉軸支點。轉盤的轉速由主動伺服偵測線路控制,連電源供應線路也有獨家技術。成套銷售的唱臂,則採用了既輕又硬、阻尼特性有好的臂管,幾乎所有設計細節都考量到了,難怪推出之後好評不斷。
接著聊到最近大出風頭的Concentro旗艦喇叭,這款喇叭許多媒體都介紹過了,不過經過Rolf的解說,還是讓我知道了許多值得注意的設計特點:
第一,Rolf曾經研究過許多廠家的旗艦喇叭,發現許多頂級喇叭都傾向使用非常多的單體,企圖創造大場面大氣勢,不過這不是Rolf想要的,他心目中理想的設計使用盡可能簡潔的架構,達到旗艦喇叭的水準。
第二,設計Concentro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實現點音源重播,請注意,Rolf要達到的不只是高、中頻的點音源重播,而是從高頻到低頻的全頻段點音源重播狀態,如此才能完全還原麥克風實際錄音時的狀態。
第三,許多人都知道Concentro的箱體造型靈感來自東京Mode Gakuen Cocoon Tower「蟲繭」大樓,不過Rolf設計這種箱體的真正原因,是為了打造出完全曲面圓滑、沒有任何銳角的箱體造型,這種設計有許多好處:一、箱體完全沒有平行面,可以打散箱內駐波。二、箱體完全沒有銳角,可以排除聲波繞射干擾。三、Rolf特別強調前障板必須是圓滑曲面,而且是窄障板設計,如此一來可以避免Baffle Step障板階梯效應,接近理論上最完美的球形箱體,讓頻率響應更為平順。
第四,Concentro的箱體由MDF構成,為何不採用其他特殊材料呢?因為Rolf認為MDF在硬度與阻尼特性之間已經達到最佳協調,是打造喇叭箱體的理想材料,使用其他奇特材料不見得更好。
第五,經由Rolf解說,我終於知道Concentro造型圓滑的箱體是怎麼用MDF做出來的。原來是先用一片一片2公分厚的MDF板,先CNC切割出Concentro的縱切面,再一塊一塊黏合成完整的箱體,完工後的箱體總重170公斤(別忘了MDF是很重的),因為是多層膠合結構,所以對於提升阻尼、消散共振有頗大的幫助。
第六,設置在Concentro箱體兩側的四只10吋低音單體,是以push push pull pull方式同相運動,幾乎可以完全抵消低音單體劇烈運動所造成的箱體振動。Rolf說就算將一枚錢幣立著放在Concentro的箱體上,喇叭在大音量重播時,錢幣也不會倒。(我忘了問Rolf,該如何讓錢幣安穩的立在Concentro完全圓滑的蛋形箱體上了...?)
第七,兩側低音單體的設置還有另一個玄機。Rolf說低音聲波在天花板與地面的反射,是造成低頻模糊的主要原因,尤其是120-200Hz的聲波影響最大。所以Concentro低音單體的設置位置經過精密計算,請注意每側兩只單音單體並不是靠在一起,而是遠遠隔開,兩只單體的距離,其實與聲波波長有關。在這種設計下,低頻將只會往水平方向擴散,垂直方向的擴散則會受到抵消抑制。
第八,Rolf還花了不少時間說明X-JET同軸單體的指向性調校裝置。他說有一次在公司找了幾位同事試聽他正在開發中的喇叭,結果有人希望聚焦在精準一些,但是有人卻希望空間感造好一些。顯然每個人的聽感偏好不同,每個人的聆聽空間也不相同。怎麼辦呢?Rolf想出可以用改變X-JET前後位置的方式,調校喇叭在空間中直接音與反射音的比例。Rolf笑說這個概念說穿了很簡單,只是沒有人想到而已,所以他趕快請ELAC的法務申請專利,免得別人模仿。許多人可能以為這個調校裝置與時間相位有關,但其實X-JET前後位移的距離只有7mm,相對於重播波長,對相位根本不會造成影響。
第九,這個指向性調校裝置有妙用,如果左右兩側牆面的吸音與反射特性不同,左、右聲道的指向性可以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校,降低左右側牆不同的影響。這次Rolf在音響展調校Concentro的擺位,就使用了這個秘技,整體表現果然比之前聽到的更為出色均衡。
第十,Rolf也解說了Concentro採用的第五代JET高音單體,改良之處在於前方金屬板的孔洞數量不同(影響聲波擴散性),摺疊振膜的深度不同,振膜上印刷鋁線圈的厚度不同,還有摺疊振膜的安裝懸吊方式不同。
已經發表,即將推出的Concentro M,體積比Concentro小一號,前障板只有一只X-JET同軸單體,適合在較小的聆聽空間中使用。
JET單體的研發沒有盡頭,雖然JET 5才剛推出不久,但是ELAC已經在研發下一代版本,甚至還在研發小一號的JET單體。做什麼用?Rolf笑說這個不能透露,顯然ELAC未來還有許多值得期待的計畫正在進行中,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自從明星級的喇叭設計大師Andrew Jones在2015年加入德國喇叭大廠ELAC,許多音響迷就一直好奇Andrew與ELAC能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可惜的是Andrew在ELAC短時間內雖然接連推出Debut與Uni-Fi系列,但是這些喇叭只在北美市場銷售,所以台灣一直無緣得見,直到這次音響展,ELAC台灣總代理仩益才特別讓Andrew新推出的Adante系列在台展出,即使不一定會在台灣銷售,但是終於讓本地音響迷可以實際聽到Andrew的新作品了。
到底ELAC為何會請Andrew Jones跨刀設計喇叭?這次專訪Andrew,我終於得到明確答案。Andrew告訴我,ELAC之前在美國的市佔率一直偏低,他們分析之後發現,低價位入門喇叭在美國市場仍有發展空間,而Andrew設計喇叭最擅長的,就是在有限預算內,創造出高水準聲音表現的喇叭,於是ELAC才邀請Andrew加入,針對北美市場的需求,開發全新喇叭系列。因為預算有限,Andrew針對北美市場所設計的喇叭,當然不可能採用ELAC最著名的JET氣動式高音單體,因為這種單體的成本太高,所以Andrew轉而使用他最熟悉的凸盆高音單體與同軸單體架構,創造出全新的ELAC北美市場限定喇叭。
Andrew到底用了什麼「魔法」,可以在有限預算內,創造出超值好聲的喇叭?答案是他非常精通「趨吉避凶」之道,例如箱體設計,只要巧妙將箱體共振避開音樂重播頻率,即使不用特殊複合材料或繁複箱內結構,也能用一般材料打造出低音染箱體。
又例如單體設計,其實鋁振膜是在有限成本內所能取得最輕、最堅硬的振膜材料,只要將鋁振膜的共振頻率避開其所負責重播的聲音頻率,就能發揮這種振膜的最大效益。
在這種設計理念下打造的Debut系列,喇叭價位壓低到300美元等級,在北美市場果然大受歡迎,消費者開始期待ELAC推出更高階的喇叭,也讓Andrew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才促成配備高、中音同軸單體的Uni-Fi與Adante系列誕生。
Andrew不愧是點子王,在Adante系列的設計中,他進一步將「趨吉避凶」大法發揮到極致。這次展出的Adante系列AS-61書架喇叭與AF-61落地喇叭,外觀看似與一般喇叭無異,但是內中卻大有學問。
先看低音單體,前障板的8吋低音單體,其實只是被動輻射器,也就是沒有磁力系統,也沒有接線的「假單體」。真正的低音單體藏在箱體裡面,間接推動前方的「假單體」創造低頻。箱內的單體有自己的獨立腔室,甚至還有兩支低音反射管道,只是從喇叭外觀完全看不到這些設計。
為何Andrew會想出這麼奇特的作法?原來這種設計早在他幫KEF設計喇叭時就已萌芽。Andrew加入ELAC之時,剛好KEF正在研發著名的104.2喇叭,這款喇叭的兩只低音單體就是藏在箱體裡面,只靠箱體前方的開口與箱外空氣耦合,利用這種設計達到機械分音、低通濾波效果。
在研發Adante系列時,Andrew的考量重點有二:第一,他不喜歡一般低音反射式設計,因為反射孔容易產生風切噪音,而且也不好看。第二,他也不喜歡密閉式箱體,因為這種設計的低頻量感有限。該如何突破上述兩種設計的缺點呢?Andrew靈機一動,想起了當年104.2的低音箱體設計,並且進一步予以改良。
怎麼改良?首先,他將類似低音反射孔的箱體開口改為被動單體,因為被動單體不會產生風切噪音,只要設計得當,特性會比低音反射通道優異。第二,他在箱內單體與被動單體之間,設置了兩個低音反射管,藉此調校並強化機械分音的效果,達到等同於二階低通濾波的成效。如此一來,Andrew只要補上一個一階分音線路,就可以讓低音與中音完美銜接。
為什麼Andrew要大費周章的用這種設計達到機械分音效果?他進一步解釋,用一般分音線路只能針對輸入喇叭的訊號進行分頻,除非單體特性完美,否則無法控制喇叭單體重播髓產生的失真。但是機械分音卻是在單體端進行濾波,好處是同時可以濾掉單體重播的諧波失真,營造更優質的低頻表現。簡單的說,即使低音單體的特性不夠完美,但是透過Adante的特殊帶通濾波設計,也能排除單體失真,提升重播表現,你說這是不是「趨吉避凶」大法的進階實踐呢?
這種獨特的設計有沒有缺點呢?Andrew坦承,這種設計的阻抗變化比較複雜,會產生三個波峰,必須想辦法用比較複雜的分音線路修正,在這裡他花了很多時間,所幸最後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
再說Adante的同軸單體,這是Andrew最專精拿手的設計,這次使用在Adante的同軸單體又有進化。與Uni-Fi系列使用的同軸單體相較,Adante的同軸單體中音振膜尺寸加大為5吋,音圈直徑也加大為2吋,不但低頻延伸更好,而且有更多空間設置高音單體。高音單體採用了寬懸邊的軟半球振膜,高頻與下端延伸都更好,也更能適切的與中音單體銜接。有趣的是高音單體前方的網罩設計,Andrew笑說許多人覺得這網罩很像蜘蛛網,但其實這種網紋的靈感是來自ELAC的水晶振膜單體,暗示著Adante與德國ELAC之間的關連。
Andrew承認音響市場的確景氣低迷,尤其是中價位音響產品幾乎消失,所以他在ELAC推出Debut與Uni-Fi系列,以入門價位達到中價位聲音水準。如今推出Adante系列更直接突破市場困境,進軍中價位喇叭市場,企圖用超值表現挑戰高階喇叭。Adante系列在北美市場能夠再打一場勝仗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全文輯錄自「普洛影音網」】
音響迷都知道德國喇叭大廠ELAC的設計功力一流,但是卻從來沒見過主導喇叭設計的人物,就算我曾經拜訪ELAC原廠,也無緣見到這號人物,直到這次音響展,我才終於見到ELAC總工程師Rolf Janke的廬山真面目。Rolf的身材又高又壯,不過態度超級謙虛又務實,回答問題條理清晰,反應明快,個性簡直跟他設計的ELAC喇叭一模一樣。
Rolf說他從學生時就對音響充滿興趣,喜歡自己DIY喇叭,那時甚至就有人想買他的喇叭,DIY功力可見一斑。進入大學後,Rolf專攻機械與電子工程,也繼續DIY喇叭,連大學的畢業作品都與喇叭有關,研究的主題是主動伺服超低音喇叭,可見他對音響與喇叭設計有多狂熱。
畢業後,Rolf如願進入ELAC研發部門,一做就是26個年頭。他在ELAC任職期間,幾乎參與了所有ELAC關鍵技術的研發工作,包括1993年誕生的鋁合金三明治振膜,1995年首度採用的JET氣動式高音單體,以及近期的X-JET同軸高、中音單體、專利指向性調整裝置,全部都與Rolf有關,難怪可以統領ELAC研發部門。
Rolf這次的訪談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慶祝ELAC創立九十週年推出的Miracord黑膠唱盤,另一個是由他主導設計的Concentro旗艦喇叭。Rolf從ELAC的歷史開始說起,ELAC創立於1926年,起初是製造潛艇聲納設備的廠家,ELAC即是ELectro-Acoustic電子聲學之意。後來公司轉換跑道,投入音響領域,不過首先生產的並非如今最為音響迷熟悉的喇叭,而是黑膠唱盤,去年新推出的九十週年紀念黑膠唱盤Miracord,型號就來自ELAC當年的黑膠唱盤。
最早的Miracord唱盤大約推出於1957年,後續版本眾多,在當年賣得非常好。如今上網搜尋Miracord這個型號,依然可以找到大量當年ELAC產品的資料。
老實說,ELAC已有超過三十年沒有生產黑膠唱盤了,如今重啟生產線,實在很難不讓人懷疑新作會不會是找人操刀設計代工?ELAC當然不可能做這種事。Rolf告訴我,Miracord完全是ELAC一手設計製造的產物,為了開發這款唱盤,他們特地找來研發部中資歷超過四十年、當年曾經實際參與設計Miracord的前輩加入研發小組,另一方面,研發成員中也有二十歲出頭的年輕新血參與,一方面經驗承傳,另一方面也讓不同的想法相互激盪,促成新一代Miracord黑膠唱盤的誕生。
經過Rolf的說明,我才知道看似構造簡單的Miracord,原來蘊含著許多獨到設計。例如為了隔絕馬達振動,ELAC在馬達與底座之間設計了雙重懸吊系統。
它的重量級鋁合金轉盤與軸承之間,設有四個特殊矽膠阻尼隔絕振動。轉盤軸承則採用硬度最高的紅寶石作為轉軸支點。轉盤的轉速由主動伺服偵測線路控制,連電源供應線路也有獨家技術。成套銷售的唱臂,則採用了既輕又硬、阻尼特性有好的臂管,幾乎所有設計細節都考量到了,難怪推出之後好評不斷。
接著聊到最近大出風頭的Concentro旗艦喇叭,這款喇叭許多媒體都介紹過了,不過經過Rolf的解說,還是讓我知道了許多值得注意的設計特點:
第一,Rolf曾經研究過許多廠家的旗艦喇叭,發現許多頂級喇叭都傾向使用非常多的單體,企圖創造大場面大氣勢,不過這不是Rolf想要的,他心目中理想的設計使用盡可能簡潔的架構,達到旗艦喇叭的水準。
第二,設計Concentro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實現點音源重播,請注意,Rolf要達到的不只是高、中頻的點音源重播,而是從高頻到低頻的全頻段點音源重播狀態,如此才能完全還原麥克風實際錄音時的狀態。
第三,許多人都知道Concentro的箱體造型靈感來自東京Mode Gakuen Cocoon Tower「蟲繭」大樓,不過Rolf設計這種箱體的真正原因,是為了打造出完全曲面圓滑、沒有任何銳角的箱體造型,這種設計有許多好處:一、箱體完全沒有平行面,可以打散箱內駐波。二、箱體完全沒有銳角,可以排除聲波繞射干擾。三、Rolf特別強調前障板必須是圓滑曲面,而且是窄障板設計,如此一來可以避免Baffle Step障板階梯效應,接近理論上最完美的球形箱體,讓頻率響應更為平順。
第四,Concentro的箱體由MDF構成,為何不採用其他特殊材料呢?因為Rolf認為MDF在硬度與阻尼特性之間已經達到最佳協調,是打造喇叭箱體的理想材料,使用其他奇特材料不見得更好。
第五,經由Rolf解說,我終於知道Concentro造型圓滑的箱體是怎麼用MDF做出來的。原來是先用一片一片2公分厚的MDF板,先CNC切割出Concentro的縱切面,再一塊一塊黏合成完整的箱體,完工後的箱體總重170公斤(別忘了MDF是很重的),因為是多層膠合結構,所以對於提升阻尼、消散共振有頗大的幫助。
第六,設置在Concentro箱體兩側的四只10吋低音單體,是以push push pull pull方式同相運動,幾乎可以完全抵消低音單體劇烈運動所造成的箱體振動。Rolf說就算將一枚錢幣立著放在Concentro的箱體上,喇叭在大音量重播時,錢幣也不會倒。(我忘了問Rolf,該如何讓錢幣安穩的立在Concentro完全圓滑的蛋形箱體上了...?)
第七,兩側低音單體的設置還有另一個玄機。Rolf說低音聲波在天花板與地面的反射,是造成低頻模糊的主要原因,尤其是120-200Hz的聲波影響最大。所以Concentro低音單體的設置位置經過精密計算,請注意每側兩只單音單體並不是靠在一起,而是遠遠隔開,兩只單體的距離,其實與聲波波長有關。在這種設計下,低頻將只會往水平方向擴散,垂直方向的擴散則會受到抵消抑制。
第八,Rolf還花了不少時間說明X-JET同軸單體的指向性調校裝置。他說有一次在公司找了幾位同事試聽他正在開發中的喇叭,結果有人希望聚焦在精準一些,但是有人卻希望空間感造好一些。顯然每個人的聽感偏好不同,每個人的聆聽空間也不相同。怎麼辦呢?Rolf想出可以用改變X-JET前後位置的方式,調校喇叭在空間中直接音與反射音的比例。Rolf笑說這個概念說穿了很簡單,只是沒有人想到而已,所以他趕快請ELAC的法務申請專利,免得別人模仿。許多人可能以為這個調校裝置與時間相位有關,但其實X-JET前後位移的距離只有7mm,相對於重播波長,對相位根本不會造成影響。
第九,這個指向性調校裝置有妙用,如果左右兩側牆面的吸音與反射特性不同,左、右聲道的指向性可以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校,降低左右側牆不同的影響。這次Rolf在音響展調校Concentro的擺位,就使用了這個秘技,整體表現果然比之前聽到的更為出色均衡。
第十,Rolf也解說了Concentro採用的第五代JET高音單體,改良之處在於前方金屬板的孔洞數量不同(影響聲波擴散性),摺疊振膜的深度不同,振膜上印刷鋁線圈的厚度不同,還有摺疊振膜的安裝懸吊方式不同。
已經發表,即將推出的Concentro M,體積比Concentro小一號,前障板只有一只X-JET同軸單體,適合在較小的聆聽空間中使用。
JET單體的研發沒有盡頭,雖然JET 5才剛推出不久,但是ELAC已經在研發下一代版本,甚至還在研發小一號的JET單體。做什麼用?Rolf笑說這個不能透露,顯然ELAC未來還有許多值得期待的計畫正在進行中,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自從明星級的喇叭設計大師Andrew Jones在2015年加入德國喇叭大廠ELAC,許多音響迷就一直好奇Andrew與ELAC能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可惜的是Andrew在ELAC短時間內雖然接連推出Debut與Uni-Fi系列,但是這些喇叭只在北美市場銷售,所以台灣一直無緣得見,直到這次音響展,ELAC台灣總代理仩益才特別讓Andrew新推出的Adante系列在台展出,即使不一定會在台灣銷售,但是終於讓本地音響迷可以實際聽到Andrew的新作品了。
到底ELAC為何會請Andrew Jones跨刀設計喇叭?這次專訪Andrew,我終於得到明確答案。Andrew告訴我,ELAC之前在美國的市佔率一直偏低,他們分析之後發現,低價位入門喇叭在美國市場仍有發展空間,而Andrew設計喇叭最擅長的,就是在有限預算內,創造出高水準聲音表現的喇叭,於是ELAC才邀請Andrew加入,針對北美市場的需求,開發全新喇叭系列。因為預算有限,Andrew針對北美市場所設計的喇叭,當然不可能採用ELAC最著名的JET氣動式高音單體,因為這種單體的成本太高,所以Andrew轉而使用他最熟悉的凸盆高音單體與同軸單體架構,創造出全新的ELAC北美市場限定喇叭。
Andrew到底用了什麼「魔法」,可以在有限預算內,創造出超值好聲的喇叭?答案是他非常精通「趨吉避凶」之道,例如箱體設計,只要巧妙將箱體共振避開音樂重播頻率,即使不用特殊複合材料或繁複箱內結構,也能用一般材料打造出低音染箱體。
又例如單體設計,其實鋁振膜是在有限成本內所能取得最輕、最堅硬的振膜材料,只要將鋁振膜的共振頻率避開其所負責重播的聲音頻率,就能發揮這種振膜的最大效益。
在這種設計理念下打造的Debut系列,喇叭價位壓低到300美元等級,在北美市場果然大受歡迎,消費者開始期待ELAC推出更高階的喇叭,也讓Andrew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才促成配備高、中音同軸單體的Uni-Fi與Adante系列誕生。
Andrew不愧是點子王,在Adante系列的設計中,他進一步將「趨吉避凶」大法發揮到極致。這次展出的Adante系列AS-61書架喇叭與AF-61落地喇叭,外觀看似與一般喇叭無異,但是內中卻大有學問。
先看低音單體,前障板的8吋低音單體,其實只是被動輻射器,也就是沒有磁力系統,也沒有接線的「假單體」。真正的低音單體藏在箱體裡面,間接推動前方的「假單體」創造低頻。箱內的單體有自己的獨立腔室,甚至還有兩支低音反射管道,只是從喇叭外觀完全看不到這些設計。
為何Andrew會想出這麼奇特的作法?原來這種設計早在他幫KEF設計喇叭時就已萌芽。Andrew加入ELAC之時,剛好KEF正在研發著名的104.2喇叭,這款喇叭的兩只低音單體就是藏在箱體裡面,只靠箱體前方的開口與箱外空氣耦合,利用這種設計達到機械分音、低通濾波效果。
在研發Adante系列時,Andrew的考量重點有二:第一,他不喜歡一般低音反射式設計,因為反射孔容易產生風切噪音,而且也不好看。第二,他也不喜歡密閉式箱體,因為這種設計的低頻量感有限。該如何突破上述兩種設計的缺點呢?Andrew靈機一動,想起了當年104.2的低音箱體設計,並且進一步予以改良。
怎麼改良?首先,他將類似低音反射孔的箱體開口改為被動單體,因為被動單體不會產生風切噪音,只要設計得當,特性會比低音反射通道優異。第二,他在箱內單體與被動單體之間,設置了兩個低音反射管,藉此調校並強化機械分音的效果,達到等同於二階低通濾波的成效。如此一來,Andrew只要補上一個一階分音線路,就可以讓低音與中音完美銜接。
為什麼Andrew要大費周章的用這種設計達到機械分音效果?他進一步解釋,用一般分音線路只能針對輸入喇叭的訊號進行分頻,除非單體特性完美,否則無法控制喇叭單體重播髓產生的失真。但是機械分音卻是在單體端進行濾波,好處是同時可以濾掉單體重播的諧波失真,營造更優質的低頻表現。簡單的說,即使低音單體的特性不夠完美,但是透過Adante的特殊帶通濾波設計,也能排除單體失真,提升重播表現,你說這是不是「趨吉避凶」大法的進階實踐呢?
這種獨特的設計有沒有缺點呢?Andrew坦承,這種設計的阻抗變化比較複雜,會產生三個波峰,必須想辦法用比較複雜的分音線路修正,在這裡他花了很多時間,所幸最後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
再說Adante的同軸單體,這是Andrew最專精拿手的設計,這次使用在Adante的同軸單體又有進化。與Uni-Fi系列使用的同軸單體相較,Adante的同軸單體中音振膜尺寸加大為5吋,音圈直徑也加大為2吋,不但低頻延伸更好,而且有更多空間設置高音單體。高音單體採用了寬懸邊的軟半球振膜,高頻與下端延伸都更好,也更能適切的與中音單體銜接。有趣的是高音單體前方的網罩設計,Andrew笑說許多人覺得這網罩很像蜘蛛網,但其實這種網紋的靈感是來自ELAC的水晶振膜單體,暗示著Adante與德國ELAC之間的關連。
Andrew承認音響市場的確景氣低迷,尤其是中價位音響產品幾乎消失,所以他在ELAC推出Debut與Uni-Fi系列,以入門價位達到中價位聲音水準。如今推出Adante系列更直接突破市場困境,進軍中價位喇叭市場,企圖用超值表現挑戰高階喇叭。Adante系列在北美市場能夠再打一場勝仗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全文輯錄自「普洛影音網」】